柴望簡介及資料
柴望簡介:
柴望簡介及資料,柴望(1212—1280)字仲山,號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為太學上舍,供職中書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編《丙丁龜鑒》,列舉自戰(zhàn)國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代表作:《齊天樂》《摸魚兒·問長江》《齊天樂·青青楊柳絲絲雨》《祝英臺/祝英臺近》《陽關三疊》《摸魚兒·這情懷》《念奴嬌·匆匆別去》《摸魚兒·便無他》《滿江紅·載酒何人》 [ 詳細簡介 ]
柴望簡介及資料
柴望(1212—1280)字仲山,號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為太學上舍,供職中書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編《丙丁龜鑒》,列舉自戰(zhàn)國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晉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間,凡屬丙午、丁未年份,約有半數(shù)發(fā)生戰(zhàn)亂,意在說明“今來古往,治日少而亂日多”,切望當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國后,拒絕元朝征召,吟詩填詞寄托亡國哀思。世稱“柴氏四隱”。著作有《道州苔衣集》、《詠史詩》20首及詞集《涼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長臺鎮(zhèn)高齋山下,列為江山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柴望代表作品
所屬專題:本文《柴望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