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xué)習(xí)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王羲之行書和顏真卿行書書法比較之五:捺筆的對比分析
“又”字長捺筆,王書筆法一波三折,從左順鋒尖入筆,微向上再往下按,再往右上出鋒收筆,線條結(jié)實,捺筆鋒利。
顏書“父”字長捺筆,也有三折之勢,但和王字極不同,行筆重拙,只是出鋒時回收出鋒尖,這與作者的書風(fēng)、行筆習(xí)慣,甚至?xí)鴮憰r心態(tài)不同有關(guān)。
“之”字平捺筆,王書曲直而舒暢,從上撇順鋒往左按回鋒提筆右行,逐漸下按停頓轉(zhuǎn)鋒重按回鋒收筆,收筆含蓄不露鋒。
顏書“之”字平捺筆,化為點捺,與上撇化斜豎相連右捺點回鋒出尖,形象有趣。
“人”字柳葉捺,王書筆形似柳葉,行筆飄灑,從左順鋒入筆順勢右下行,逐步下按后提鋒出鋒收筆。形象生動,筆法細膩,飄逸秀麗。
顏書“天”字柳葉捺,其勢猶如柳葉隨風(fēng)而飄,線條俏長飄逸,用筆肆意。
“遷”(遷)字平捺筆,王書一波三折,用筆如楷,遒勁挺拔,重視法度。藏鋒入筆頓后提筆右行,逐步下按,收筆時停頓轉(zhuǎn)筆出鋒。雖如楷法,但不強調(diào),故也可作行書筆法。
顏書“遘”字平捺筆,平直筆厚,遒勁率意,上豎點往左帶后入筆右行,收筆回帶出鋒,筆法簡直,不作姿態(tài),樸實簡潔。
“隨”字中心平捺,王書起筆輕盈,波浪起伏,收筆回帶而不出鋒,姿態(tài)優(yōu)美,飄逸動人。
顏書“”(璉)字中心平捺,全字左右均是重筆,中間寬松,豎筆輕快,往左帶出回鋒下捺,收筆藏鋒,輕快飄逸,渾厚含蓄。
“跡”字平反捺,王書全字筆畫空靈,極重姿態(tài)。捺筆由豎筆往左出鋒后,立即順勢輕按入筆右行,中途稍按轉(zhuǎn)筆平行回收。線條秀麗,姿態(tài)優(yōu)美。
顏書“逼”字平反捺,全字中心緊密,“走”旁外展,故捺筆長,由斜豎收筆往左蹲后回鋒,徐徐下按,收筆前稍停轉(zhuǎn)筆往上收鋒。渾厚勁挺,形如樸刀,力強勢雄。
“遊”(游)字平捺,王書全字右緊左舒,捺筆成八十五度角,寫得甚舒展,收筆回鋒藏鋒,以存含蓄,免于飄浮。線條平中有曲,曲中仍平。
顏書“逆”字平捺,全字略傾斜,豎筆直右下,逆鋒入筆,捺時鈍拙,厚重拙樸,力感甚強。
“矣”字小捺點,王書全字橫輕豎重,捺點細鋒入筆重按回收出枯筆,秀中藏拙,拙中有巧。
顏書“夫”字短捺筆,筆法與王書“矣”字用筆基本一致,只是稍長,與全字筆畫協(xié)調(diào),收筆時先往外回鋒往內(nèi)稍出鋒,使勢不盡而力更強,顯得氣勢宏大。
“終”字反鉤捺,王書全字左緊右松,為求變化,化捺筆為回鉤,輕巧鋒利,猶如橫放鉤刀,靈巧姿麗。
顏書“亡”字為豎橫反鉤捺,順鋒右下行,轉(zhuǎn)筆加按,收筆回帶成銳角,線條流暢輕巧,靈動秀美。
“故”字大反捺,王書全字左靠上,右靠下,故要用大反捺,收筆不出鋒而用反鉤。采用何種筆法,與全字的字勢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如用捺筆出鋒,結(jié)構(gòu)就不穩(wěn)重。
顏書“牧”字也是大反捺,全字左收緊,右寬松,右旁又上收緊,下舒展,但因右撇筆短,故右捺也不能出鋒,只成反捺。顏書寫得干凈利索,取勢微妙,左上進筆,收筆回鋒。
“欣”字轉(zhuǎn)筆捺,王書全字左重右輕,故下筆捺要重而短,左順鋒入筆,逐步下按,蹲鋒往右上,用筆尖往下回鋒收筆。形如落葉,形象精妙。
顏書“矦”(侯)字,中宮緊密,左撇重筆,故下捺不宜長,回筆下帶,線條輕盈,形同彎刀。
“外”字右甩捺,王書全字左收右放,右甩捺才能和左旁協(xié)調(diào),鋒從左出入筆,往右按,轉(zhuǎn)筆往下,用鋒尖出鋒收筆,形如葉片,巧麗灑脫。
顏書“爾”字右甩捺,全字筆畫單純,左收右放,右點成反捺,收筆時轉(zhuǎn)鋒反鉤,與左點呼應(yīng),又顯宏大氣勢。
“之”字下蹲捺,全字筆畫簡單,王書上兩筆向左,下兩筆向右,左右上下呼應(yīng),疏密變化。故下蹲撇重按藏鋒,使全字穩(wěn)定緊密,形重如石,端莊典雅。
顏書“之”字下蹲捺,筆畫連帶,捺筆重而鋒藏,粗拙渾厚。
“浪”字斜拖捺,王書全字結(jié)體緊密,筆畫繁多,故捺拖長,以增加變化,也使氣勢外展,否則顯得無生氣。線條飄動,收筆含蓄。
顏書“承”字斜拖捺,全字形象有趣,如同正欲飛起的鵝。捺連撇筆,重按轉(zhuǎn)筆出鋒,形象如鳥,仰頭翹尾,渾厚生動,古拙有力。
“夫”字長捺筆,全字筆畫少,王書左緊右舒,故捺筆瘦長苗條,鋒尖入筆后往右下行,收筆略按,藏鋒,挺拔飄逸。
顏書“父”字長捺筆,全字前三筆緊收,捺筆伸展,雄壯強健,極有分量,形態(tài)生動,厚重而不笨拙。
“之”字短平捺。王書《蘭亭》“之”字形態(tài)變化豐富,雖然只四筆,但有多種寫法。此“之”前三筆收緊,下捺筆伸展,收筆時重按轉(zhuǎn)筆后筆鋒往下收,有伸而不展、銳而不脆之妙。
顏書“仁”字,化橫畫為短平捺,以和“亻”旁聯(lián)系,順鋒入筆后右行翻筆下撇,形如樹杈,強勁勢足。
“大”字直捺,王書全字左緊右展,故成直捺。左撇緊收讓出空間,使捺筆可以伸展,順鋒入筆往右下直行,邊行邊按,收筆時轉(zhuǎn)鋒聚鋒出筆,平直而有勢。
顏書“大”字直捺,全字上收下放,左長右短,順鋒入筆右行,回筆出鋒,左右形成開闊的氣勢。
“及”字波折捺,王書由于其它筆畫都是輕捷俏麗,故捺筆是重筆,一波三折,起伏變化,姿態(tài)生動。
顏書“及”字波折捺筆化為回環(huán)筆,讓出中間大塊空白,兩頭緊密,虛實變化,曲折有勢,流暢生動。
“懷”(懷)字點捺,王書全字筆畫稠密,空位有限,故結(jié)構(gòu)緊密,欹側(cè)取勢后讓出腹部空間,撇、捺筆短而厚重,入筆一順一反,非常緊湊,厚重有力,順逆有態(tài)。
顏書“銀”(銀)字點捺,上頭“日”字緊收,豎畫靠左,讓出空白給撇捺,捺筆順鋒右按,聚鋒收筆。形似兩片葉子,筆勢舒展。
“敘”字長反捺,王書全字左緊右舒,左繁右簡,左上右下,故用長撇長捺,順鋒入筆,順筆右下,逐步下按,收筆回鋒。細勁挺拔,筆長勢足。
顏書“史”字長反捺,全字上緊下疏,撇筆向上,反捺厚重,收筆藏鋒下收。強勁堅實,穩(wěn)定有勁。
“不”字翻轉(zhuǎn)捺,王書以撇豎交處為中心,筆畫四面輻射,故此捺筆用翻轉(zhuǎn)筆,以造變化,使全字有旋轉(zhuǎn)感。寫時順鋒從左方橫入,往右蹲筆,轉(zhuǎn)鋒回鉤,姿態(tài)曲折多姿,情趣盎然。
顏書“夫”字,全字結(jié)體從二橫分開上下,各占一半,左撇下部短,故右捺長,順鋒入筆斜向右下,收筆時先往右轉(zhuǎn)筆,再往左下出鋒,這一翻轉(zhuǎn)增加了變化。
“殊”字反切捺,王書以長橫畫分為上下各半,故捺筆只能用短捺,反切如刀,厚重方挺,富有筆姿。
顏書“大”字,上緊下松,氣勢寬宏;左撇長筆,故右邊短捺,回鉤更顯得整體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