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習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進士,累擢知制誥、翰林學士。英宗時,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神宗朝,遷兵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謚
他在政治與文學方面都主張革新,既是范仲淹慶歷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導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修好古嗜學,博通群書,詩文兼李白、杜甫、韓愈之長,文章名冠天下。唐末五代以來,一般崇尚內(nèi)容空洞、風格浮艷、怪僻艱澀的文風。他著手文風的革新,強調(diào)文章的內(nèi)容重于形式,反對內(nèi)容浮薄空泛。寫作平實樸素,建立平易流暢、委曲婉轉(zhuǎn)的文章風格。得到梅堯臣、蘇舜卿、蘇軾、曾鞏、王安石等人的有力支持,古文革新運動漸次展開,取得蓬勃發(fā)展,在平易這點上,他的詩風和文風也頗為一致,常常以文為詩,但詩歌的創(chuàng)作不及他的文章。歐氏并擅長寫詞,詞作數(shù)量頗多,并取得相當成就。表現(xiàn)風流蘊藉的情調(diào),一般寫得清麗明媚、語近情深。文學批評上,《六一詩話》開創(chuàng)《詩話》這一新的體裁,對后世詩歌理論發(fā)展,提供一種簡便靈活的形式。創(chuàng)作實績亦燦然可觀,詩、詞、散文均為一時之冠。又喜獎掖后進,蘇軾父子及曾鞏、王安石皆出其門下。
歐氏著有《新五代史》、《歸田錄》、《六一居士集》,又與宋祁等修纂《新唐書》。于天下金石之刻無所不閱,從而品藻,凡周漢以來金石遺文,斷簡殘編,掇拾異同,輯成《集古錄》十卷,為開創(chuàng)金石學的先導人物。喜論古今書,書論有《論南北朝書》、《論仙篆》、《六一題跋》、《集古錄跋尾》等。后人編次其詩文為《歐陽文忠公集》。
v
《集古錄跋》(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縱二七·二厘米,橫一七一·二厘米。凡五十八行,每行字數(shù)不一,共七百九十二字 。
集古錄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