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習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初名淳,字道復,后以字行,別字復甫,自號白陽山人。長洲人。陳淳自幼飽學,對于經(jīng)學、古文、詞章、書法,詩、畫,都有相當造詣。陳淳少年作畫以元人為法,深受水墨寫意的影響。他的寫生畫
初名淳,字道復,后以字行,別字復甫,自號白陽山人。長洲人。
陳淳自幼飽學,對于經(jīng)學、古文、詞章、書法,詩、畫,都有相當造詣。陳淳少年作畫以元人為法,深受水墨寫意的影響。他的寫生畫,一花半葉,淡墨欹毫,自有疏斜歷亂之致。他的有些作品,所畫質(zhì)樸,可以看出受沈周畫法的影響, 從他現(xiàn)存作品中即可見風格和用筆,既能放得開,又能收得住。他能詩文,擅書法,尤精繪畫。陳淳與徐渭并稱白陽、青藤。陳氏少年作畫工細,中年后筆法放縱,自立門戶。陳淳從師文徵明,在其門下聲譽最高。擅長寫意花卉,其作品雖表現(xiàn)一花半葉,卻淋漓疏爽,深受當時文人士大夫的贊賞;他是繼沈周、唐寅之后對水墨寫意花鳥畫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的畫家。陳淳中年以后間作山水,技法學米友仁、高克恭,多以江南風景為題材,手法簡練,極具文人生活情趣,文徵明曾微笑著說:“吾道復舉業(yè)師耳,渠書、畫自有門徑,非吾徒也。”存世作品有《紅梨詩畫圖》、《山茶水仙圖》、《葵石圖》、《罨畫圖》等。其子陳括繼承父風、擅花卉。
他繪山水,效法米友仁、高克恭,水墨淋漓,頗得氤氳之氣。他的潑墨之功,往往見于畫煙云之中。在寫意花卉方面,陳淳獨得玄門,筆法揮灑自如,富有疏朗輕健的風姿,用墨設(shè)色,則如徐沁所謂“淺色淡墨之痕俱化矣!”王世貞在《州續(xù)稿》中說:“勝國(元朝)以來,寫花卉者無如吾吳郡,而吳郡自沈啟南(周)后,無如陳道確,陸叔平(治)”。近代畫家如蒲華、吳昌碩,齊白石等,在詩文題書畫中,都對陳淳做出了極高的評價。明萬歷年間即有人曾評價過陳淳在花卉方面的造詣和聲譽都超過了文徵明,成為繼沈周之后的吳門大家。明清以來畫家,尤其在花鳥畫方面,受他的影響很深。他與徐渭齊名,人稱“青藤,白陽”?,F(xiàn)存的陳淳作品大部分均在博物館收藏,民間甚少得見。
書工行草,圓潤清媚,率意縱筆,穩(wěn)健老成,是晚明狂草大家。陳淳作品傳世較多,國內(nèi)幾大博物館多有收藏,流傳海外的也不少。
陳淳陳道復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