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字民則,號自樂。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善寫各體,其書婉麗飄逸,雍容矩度, 董其昌對二沈頗推崇,稱“文(徵明)、祝(允明)二家,一時之標,然欲突過二沈,未能也。”明太宗尤重
字民則,號自樂。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善寫各體,其書婉麗飄逸,雍容矩度, 董其昌對二沈頗推崇,稱“文(徵明)、祝(允明)二家,一時之標,然欲突過二沈,未能也。”明太宗尤重度書,李紹《皇朝世說新語》載:“太宗徵善書者試而官之,最喜云間二沈?qū)W士,尤重度書,每稱曰:我朝王羲之。” 官至侍講學士。與其弟粲名重一時,并稱“二沈先生”、“大小學士”。
當時朝廷很多金版玉冊、重要制誥都出自他的手筆,又因為當時八股科舉,讀書人紛紛效仿,成為流行一時的“臺閣體”。 明清兩代提倡館閣體,束縛和扼殺過書法創(chuàng)作的自由精神。然而,這也是書法史上“尚法”精神的一次復興。館閣體崇尚法度謹嚴,絲絲入扣,清秀耐觀,沒有病筆,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沒有十幾年乃至數(shù)十年的臨池不輟,要寫出象樣的館閣體,那是不可能的。 .
部分文章轉載于互聯(lián)網(wǎng),若侵權到您的權利,請聯(lián)系 1170734538@qq.com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