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xué)習(xí)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唐張懷瓘論用筆十法 所屬分類:古代碑帖集《唐張懷瓘論用筆十法》紙本 縱46.7厘米 橫37.7厘米 北京文物局藏此幅作品參用楷、行、章草諸書體,錄唐代張懷瓘《論用筆十法》。書
《唐張懷瓘論用筆十法》紙本 縱46.7厘米 橫37.7厘米 北京文物局藏
此幅作品參用楷、行、章草諸書體,錄唐代張懷瓘《論用筆十法》。書體變化適意,用筆自如,圓勁飛動,韻致樸茂。
釋文:
唐張懷瓘論用筆十法
偃仰向背:謂兩字并為一字,須求點畫上下偃仰離合之勢。陰陽相應(yīng):謂陰為內(nèi),陽為外,斂心為陰,展筆為陽,須左右相應(yīng)。鱗羽參差:謂點畫編次無使齊平,如鱗羽參差之狀。峰巒起伏:謂起筆蹙衄,如峰巒之狀,殺筆亦須存結(jié)。真草偏枯:謂兩字成三字,不得真草合成一字,謂之偏枯,須求映帶,字勢雄媚。邪真失則:謂落筆結(jié)字分寸點畫之法,須依位次。遲澀飛動:謂勒鋒磔筆,字須飛動,無凝滯之勢,是得法。射空玲瓏:謂煙感識字,行草用筆,不依前后。尺寸規(guī)度:謂不可長有余而短不足,須引筆至盡處,則字有凝重之態(tài)。隨字變轉(zhuǎn):謂如《蘭亭》“歲” 字一筆,作垂露;其上“年”字,則變懸針;又其間一十八個“之”字,各別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