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灃
1740~1795
清代官吏、書畫家。
字東注,號南園,云南昆明人。
錢灃《楷書節(jié)錄水經(jīng)注軸》 絹本楷書 129×63.6cm 云南省博物館藏
釋文:七賢祠東,左右筠篁列植,冬夏不變貞萋。魏步兵校尉陳留阮籍、中散大夫譙國嵇康、晉司徙河內(nèi)山濤、司徒瑯琊王戎、黃門郎河內(nèi)向秀、建威參軍沛國劉伶、始平太守阮咸等,同居山陽,結(jié)自得之游,時人號之為竹林七賢也。向子期所謂山陽舊居也。后人立廟于其處,廟南又有一泉,東南流注于長泉水。郭緣生《述征記》所云,白鹿山東南二十五里有嵇康故居,以居時有遺竹焉,蓋謂此也。
款署:宣臣六弟屬書,案頭適有水經(jīng)注,隨錄數(shù)行。癸丑歲長夏六月也。灃。
【資料來源】《中國法書全集》-17-清代2(文物出版社)
錢灃《行書摘錄陶淵明家書句軸》 紙本行書 173.7×80.7cm 上海博物館藏
釋文: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復(fù)歡爾有喜。五六月涼風(fēng)暫至,自謂羲皇上人。
款署:灃。
【資料來源】《中國法書全集》-17-清代2(文物出版社)
錢灃《行書臨米芾歲豐帖軸》 紙本行書 云南省博物館藏
釋文:芾頓首再啟:弊邑幸歲豐無事,足以養(yǎng)拙茍祿,無足為者。然明公初當(dāng)軸,當(dāng)措生民於仁壽,縣令承流宣化,惟日拭目傾聽,徐與含靈共陶至化而已。
款署:錢灃。
【資料來源】《中國法書全集》-17-清代2(文物出版社)
錢灃《行書節(jié)錄世說新語軸》 紙本行書 135.4×62.4cm 貴州省博物館藏
釋文:會心處不必在遠(yuǎn),翳然林水,便有濠濮澗想也,覺鳥、獸、禽、魚,自來親人。
款署:劉義慶《世說》。灃。
【資料來源】《中國法書全集》-17-清代2(文物出版社)
錢灃《行書韓愈感春詩軸》 紙本行書 115×43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遍處處。
東西南北皆欲往,千江隔兮萬山阻。
春風(fēng)吹園雜花開,朝日照屋百鳥語。
三杯取醉不復(fù)論,一生長恨奈何許。
皇天平分成四時,春氣漫誕最可悲。
雜花妝林草蓋地,白日座上傾天維。
蜂喧鳥咽留不得,紅萼萬片從風(fēng)吹。
豈如秋霜雖慘冽,摧落老物誰惜之。
為此徑須沽酒飲,自外天地棄不疑。
近憐李杜無檢束,爛漫長醉多文辭。
屈原離騷二十五,不肯哺啜糟與醨。
惜哉此子巧言語,不到圣處寧非癡。
幸逢堯舜明四目,條理品匯皆得宜。
平明出門暮歸舍,酩酊馬上知為誰。
朝騎一馬出,暝就一床臥。詩書漸欲拋,節(jié)行久已惰。
冠欹感發(fā)禿,語誤驚齒墮。孤負(fù)平生心,已矣知何奈。
款署: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