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_国产综合色在线精品_国内自拍真实伦在线视频_2021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_永久免费av无码不卡在线观看

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習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集字書法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集字書法 掃一掃下載書法APP

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資訊 > 書家動態(tài)

饒宗頤書法心得分享 書法書寫的十個技巧

0 2021-07-15 16:12:51

摘要:  饒宗頤先生集學術與藝術于一身,其書作氣息空靈,淳淳入古,尺幅之內(nèi)疏簡凝重,濡染翰墨,殊為精致。實可謂:“筆走時篇篇錦繡,墨動時字字珠璣”。學者對他的書法評價更是“無所不能”。

饒宗頤先生集學術與藝術于一身,其書作氣息空靈,淳淳入古,尺幅之內(nèi)疏簡凝重,濡染翰墨,殊為精致。實可謂:“筆走時篇篇錦繡,墨動時字字珠璣”。學者對他的書法評價更是“無所不能”。

饒宗頤先生把畢生習練書法的心得總結(jié)出了一個,學書必讀的書法十策。

1

書要“重”“拙”“大”,庶免輕佻、嫵媚、纖巧之病。倚聲尚然,何況鋒穎之美,其可忽乎哉!

所謂“重”,就是不輕佻;所謂“拙”,就是避免嫵媚;所謂“大”,是纖巧的對比。

我所說的“重”的意思其實有點接近“寧支離毋輕滑”。就書法而言,纖弱是一個很大的毛病,“拙”更接近于渾厚。清末沈曾植的章草就最能表達書法的拙意。

至于“大”的意思,是指書法上所表現(xiàn)的雄大氣魄,其實這不是字體、字形大小的問題。

王羲之書《樂毅論》《畫贊》《黃庭經(jīng)》《太師箴》雖然都是小楷,但是氣魄豪雄,為歷代書家所推崇,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饒宗頤先生書法作品

2

主“留”,即行筆要停滀、迂徐。又須變熟為生,忌俗、忌滑。

我所說的“主留”,基本上和孫過庭所謂的“遲留”大致相同,基本是說用筆應該如米南宮(芾)所云“無垂不縮,無往不復”,如此用筆自然行筆就會見到停滀、迂徐。

“變熟為生”就是不論在用筆、造型還是結(jié)構(gòu)上,都要盡量避免流于公式化。

所謂“生”的意思,就是經(jīng)過自己的思考,造成一種與世俗不同的表達方式。故此,“變熟為生”可以理解為防避“俗”這一感覺的主要方法。

3

學書歷程,須由上而下。不從先秦、漢、魏植基,則莫由渾厚。

所謂“水之積也不厚,則扶大舟也無力”。“二王”“二爨”可相資為用,入手最宜。若從唐人起步,則始終如矮人觀場矣。

我主張順著篆、隸、楷、行、草這一個次序來奠定根基,主要的原因是不論是學書或是藝術,都要投其根源,而書法藝術更加應該如此。

因為書法史書寫文字的藝術化,文字是書法的基礎。知道文字的原型,不但可以求得書法的古趣,同時亦可真正了解每一個字的結(jié)構(gòu),自然更容易追求每一個字的氣勢,進而表達出其美感。

學習“二爨”“二王”的原因是書法藝術既要講究深厚,亦要講究俊逸。在“二爨”中求古拙,在“二王”中求流麗,方能不顧此失彼。

4

險中求平。學書先求平直,復追險絕,最后人書俱老,再歸平正。

我所謂的“學書先求平直”,就是學書的最初階段,即孫過庭說的“至如初學分布,但求平正”這一目標。

當書法有了一定的成就,對于平正已經(jīng)是一個自然的情況,在這個情況下,就可以追求從“平正”中顯出“險絕”。

就像王羲之的書法,就是在平正之中顯出不平正,也就是一個“險絕”的藝術境界。

“人書俱老”的境界是,當一個人人書俱老的時候,書法就變成一種自然而然的表達,不再有什么造作或故意求險、求美,或求異于人,故此,自然就返歸平正。

5

書丹之法,在于抵壁,書者能執(zhí)筆題壁作字,則任何榜書可運諸掌。

“書丹”是古代用朱筆在石碑表面書寫文詞的專用名詞。

現(xiàn)代人寫字作畫大多數(shù)是把紙或絹鋪在桌上,在寫面積較小的書畫時,當然可以坐著繪寫,但是如果是寫面積較大的書畫,站立懸臂來運筆才能夠把全身的氣力使用出來。

6

于古人書,不僅手摹,又當心追。故宜細讀、深思。須看整幅氣派,筆陣呼應。

于碑版要觀全拓成幅,當于別妍媸上著力;至于辨點畫、定真?zhèn)?,乃考證家之務,書家不必沾沾于是。

臨摹古人作品要做到心手相應,其實沒有什么秘訣,就是要功夫深,而且不是刻板的臨摹,是要在臨摹的時候用心去理解古人作品中的規(guī)律、特色及其用筆、用墨的方法。

7

書道如琴理,行筆譬諸按弦,要能入木三分。

輕重、急徐、轉(zhuǎn)折、起伏之間,正如吟猱、進退、往復之節(jié)奏,宜于此仔細體會。

天下萬物,尤其是各種藝術,其理都相通,音樂與書法的基本道理自然也是一樣。

而琴道與書道都是以心運手,以手運作,故此,兩者的道理自然是有共通的地方,可以相互體會。

用筆能夠不論是剛、是柔、是重、是輕,都力透紙背,其實就是多寫的關系,而且是不斷思考用筆方法的結(jié)果。

8

明代后期書風丕變,行草變化多辟新境,殊為卓絕,不可以其時代近而蔑視之。

倘能揣摩功深,于行書定大有裨益。新出土秦漢簡帛諸書,奇古悉如椎畫,且皆是筆墨原狀,無碑刻斷爛、臃腫之失,最堪師法。觸類旁通,無數(shù)新蹊徑,正待吾人之開拓也。

我認為明代后期的大師如董其昌、張瑞圖、王覺斯、傅青主、倪元璐、黃道周等人的作品,都可供我們臨摹,主要是看每個人筆性相近于哪一種風格。

新出土的秦漢簡帛數(shù)量極多,而且有不同的書體,我認為只要選取自己喜歡的來多加臨摹,就會有更好的效果。

9

書道與畫通,貴以線條揮寫,淋漓痛快。

筆欲飽,其鋒方能開展,然后肆焉,可以縱意所如,故以羊毫為長。

初學者一開始時用什么工具,用狼毫或羊毫哪一種好,基本視書寫什么字體或作品的大小而定。“展鋒”不等于把鋒展散,筆鋒開展是依然具有筆鋒,筆畫不應該會變扁。

10

作書運腕行筆,與氣功無殊。精神所至,真如飄風涌泉,人天湊泊。

尺幅之內(nèi),將磅礴萬物而為一,其真樂不啻逍遙游,何可交臂失之。

執(zhí)筆者要把全身之力集中于手臂,臂運腕,腕運筆,最后使力到筆端,做到筆筆中鋒。

這是基本功,從此入手,日積月累,就可以達到所謂“人天湊泊”的境界。

古人云:天道酬勤。只要用功,而且是用心去思考,就一定可以成功。

集大家書法是廈門頂點軟件開發(fā)的書法軟件app,集合了眾多書法家作品,收集了近千名書法大家作品,用戶可以隨時查詢在線學習,集大家書法是書法愛好者必備應用。若您需要定制書法軟件、app開發(fā),歡迎前來咨詢。

電話(微信):18020730588

QQ:1039899831

地址:廈門集美軟件園三期A03棟504單元

聯(lián)系人:賴先生

部分文章轉(zhuǎn)載于互聯(lián)網(wǎng),若侵權到您的權利,請聯(lián)系 1170734538@qq.com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