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蘇軾為何被稱為東邪?主要是他的書法亦正亦邪,蘇軾的書法的理解是重在寫“意”,這是蘇軾書法的特點之一。要是還沒明白,簡單來總結就是兩個字“自由”。以下就是本篇文章的詳細介紹,想了解更多書法相關干貨內容,請持續(xù)關注“集大家書法”!
蘇軾為何被稱為東邪?主要是他的書法亦正亦邪,蘇軾的書法的理解是重在寫“意”,這是蘇軾書法的特點之一。要是還沒明白,簡單來總結就是兩個字“自由”。以下就是本篇文章的詳細介紹,想了解更多書法相關干貨內容,請持續(xù)關注“集大家書法”!
自由,充分表明了宋代書家們不泥古法,提倡適意的藝術主張。在這樣的書風中,產生了承前啟后的新五絕。“蘇東坡是個與眾不同的人,”這是宋代書法朋友圈最流行的一句話。我們都知道蘇軾是千古風流人物,很多人知道他豁達,豪放,卻不知道他身上邪的一面。
尤其在書法上,他和黃藥師性格一樣,亦正亦邪。為什么他和黃藥師一樣邪呢?因為他在書法上的認識卓爾不群,并開創(chuàng)了新的書風。蘇東坡提出的書法理論概括說來就是“學古,但不盲目崇古。”他說:“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他對書法的理解是重在寫“意”,寄情于“信手”所書之點畫。蘇軾的代表作《黃州寒食詩帖》就是這種意趣的代表。
蘇東坡 【寒食貼】
此詩帖系元豐五年(1082)蘇軾因為烏臺詩案遭貶黃州時所寫詩兩首。詩句沉郁蒼涼又不失曠達,書法用筆、墨色也隨著詩句語境的變化而變化,跌宕起伏,氣勢不凡而又一氣呵成,達到“心手相暢”的幾近完美的境界。
所以元朝鮮于樞把它稱為繼王羲之《蘭亭序》、顏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書”。這部作品也奠定了宋代書法掌門人的地位。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容,感謝觀看。更多書法內容盡在集大家書法!
部分文章轉載于互聯(lián)網(wǎng),若侵權到您的權利,請聯(lián)系 1170734538@qq.com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