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習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回顧書法歷史,很多大佬想寫字卻買不起紙,最后反而成了佳話。當然,講這個故事,并不是讓大家放下剛買的紙,去街上撿柿葉、種芭蕉、砍蘆葦。重點是精神,有了這個精神,書法怎么會學不好?想了解更多書法相關(guān)干貨內(nèi)容,請持續(xù)關(guān)注“集大家書法”!
回顧書法歷史,很多大佬想寫字卻買不起紙,最后反而成了佳話。當然,講這個故事,并不是讓大家放下剛買的紙,去街上撿柿葉、種芭蕉、砍蘆葦。重點是精神,有了這個精神,書法怎么會學不好?想了解更多書法相關(guān)干貨內(nèi)容,請持續(xù)關(guān)注“集大家書法”!
壹
鄭虔貯柿
虔善圖山水,好書,??酂o紙,于是慈恩寺貯柿葉數(shù)屋,遂往日取葉肄書,歲久殆遍。嘗自寫其詩并畫以獻,帝大署其尾曰:“鄭虔三絕”。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二十七》
鄭虔愛寫字愛畫畫,但常為沒紙而發(fā)愁,于是在慈恩寺收集了幾個房間的柿樹葉子,想寫寫畫畫就來拿這些葉子,最后這些葉子都用完了。
鄭虔曾寫了一首自己的詩,然后配上畫,獻給唐玄宗,唐玄宗看了在后面留言“鄭虔三絕(指詩書畫)”。
不過,千年后的今天,鄭虔的詩、書、畫都很難看到。
臺北故宮藏有一幅《峻嶺溪橋》,據(jù)說是鄭虔的作品,走的是水墨淡彩的路子。
貳
懷素種蕉
(懷素)貧無紙可書,嘗於故里種芭蕉萬馀株,以供揮灑。書不足,乃漆一盤書之,又漆一方板,書至再三,盤板皆穿。
——陸羽《僧懷素傳》
因為貧窮,懷素沒有紙寫字,于是他在老家種了萬余株芭蕉,用芭蕉葉滿足自己的潑墨需要。他還試過在盤子、木板上刷漆寫字,結(jié)果盤子、木板都被寫穿了。
懷素是書法史上的名家,和張旭齊名,以草書見長。
臺北故宮藏有《自敘帖》,是懷素流傳下來篇幅最長的作品,也是他晚年草書的代表作。
叁
歐母畫荻
歐陽修,字永叔,廬陵人。四歲而孤,母鄭,守節(jié)自誓,親誨之學,家貧,至以荻畫地學書。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
——《宋史·歐陽修傳》
歐陽修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他的媽媽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
歐陽修很爭氣,打小就很聰明,讀書很快就能背誦。
歐陽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很好,是大家都知道的。
其實,他的字也很不錯,北京故宮有一件歐陽修的《灼艾帖》,端莊勁秀,很有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