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xué)習(xí)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寫作“黑女”,讀作“hè rǔ”?!稄埡谂怪尽房逃诒蔽浩仗┰?公元531年),原石早佚,僅有拓本傳世。墓志開頭是這樣的:魏故南陽張府君墓志。君諱玄,字黑女,南陽白水人也。按常理,這塊墓志該叫《魏故南陽太守張玄墓志》,簡稱也該是“張玄墓志”。想了解更多書法相關(guān)干貨內(nèi)容,請持續(xù)關(guān)注“集大家書法”!
寫作“黑女”,讀作“hè rǔ”。《張黑女墓志》刻于北魏普泰元年(公元531年),原石早佚,僅有拓本傳世。墓志開頭是這樣的:魏故南陽張府君墓志。君諱玄,字黑女,南陽白水人也。按常理,這塊墓志該叫《魏故南陽太守張玄墓志》,簡稱也該是“張玄墓志”。想了解更多書法相關(guān)干貨內(nèi)容,請持續(xù)關(guān)注“集大家書法”!
但清代要避康熙皇帝玄燁的諱,于是大家改稱字,就有了“張黑女墓志”這個叫法。
可是,前人寫作張黑女,卻要讀作張hè rǔ,這又是為什么呢?
因為他們覺得那樣讀更古典。
02“黑女”的古音
喜歡聽京劇的人知道,京劇里“黑”字上口念作“hè”。
比如馬連良在《御碑亭》里唱“白紙黑字寫分明”,這個“黑”就是“hè”。
往前推,hè可能更接近古音。
白居易的《賣炭翁》里有一句: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按《廣韻》,這里的“黑”和“色”同韻,都是入聲。
今天的普通話沒有入聲,但要在普通話體系里擬一個音,不妨擬作四聲,于是就有了“hè”這個讀法。
至于“女”讀作rǔ,是因為“女”字可以通“汝”。
但這有個問題,你怎么知道這兒的“女”通“汝”,而不是用“女”的本字?
03“黑女”的古義
鮮卑族古人的名與字往往有意思上的聯(lián)系。
所以張玄的字里有“黑”并不奇怪,因為玄有黑的意思;但字里的“女”確實古怪,畢竟張玄是男的。
當(dāng)然,就算說這兒的“女”通“汝”,這個字仍然很費解。
所以有一種可能是,“黑女”不是漢語,而是鮮卑語的音譯。
原來,少數(shù)民族往往只有名,沒有字。
所以漢化后,起了漢名,往往會把原來的名改作字。
04 斛律金和拓跋燾
舉個例子,歷史上有個人叫斛律金,他是敕勒族,曾帶頭唱過《敕勒歌》(甚至有人覺得他就是《敕勒歌》是他的原創(chuàng)作品):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罩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
這個斛律金字阿六敦,而這個阿六敦其實是鮮卑語里的“金子”。
不過,今人對鮮卑語的了解很少,像“阿六敦”這種能看懂的是少數(shù)。
再舉個例子,辛棄疾有一首瘋狂用典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其中有這么一句:
可堪回首,佛(bì)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這句話里最怪的就是“佛貍”,這兩個字拆開都認識,但放一起是什么鬼?
其實它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字,大概率是鮮卑名的音譯,所以不能從字面理解。
05 到底念什么?
回到“黑女”,之所以猜這是鮮卑語,部分原因在于,歷史上有一個婁黑女。
婁黑女是個鮮卑女性,她是北齊武明皇后婁昭君的姐姐,她的名字很可能是鮮卑語音譯。
此外,雖然墓志上說墓主姓張,但那個時期有很多鮮卑人改姓張。
《廣異記》里有句話叫“千年之狐,姓趙姓張;五百年狐,姓白姓康”,這話乍一看在說狐妖,其實是在說胡人。
當(dāng)然,因為文獻不夠,不好說“黑女”一定是鮮卑語的音譯。
而且,即使確定了是鮮卑語的音譯,我們也不確定當(dāng)年的發(fā)音是什么。
所以,兜了一圈,只能給這么個結(jié)論:
愿意“hè rǔ”的請繼續(xù)“hè rǔ”,想讀“hēi nǚ”的不妨直接“hēi nǚ”。
要是你有選擇障礙,還有一種最保險的讀法,那就是“張玄墓志”,這個讀法絕對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