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習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首先明確兩點:“超越”或者“不如”一詞說法缺前提條件,你要看哪個方面的“超越”。淫浸古人的書法不存在“過分”一說。淫浸愈深,出帖愈難,但成功率愈高。更多書法內(nèi)容盡在集大家書法!
首先明確兩點:“超越”或者“不如”一詞說法缺前提條件,你要看哪個方面的“超越”。淫浸古人的書法不存在“過分”一說。淫浸愈深,出帖愈難,但成功率愈高。更多書法內(nèi)容盡在集大家書法!
詳細解釋如下:
第一點解釋:
不可否認,以二王為代表的中國書法正統(tǒng)血脈持續(xù)近一千多年,書圣王羲之的貢獻無人能比,不可逾越,但前提是從王羲之的書法審美風格得出的結(jié)論,王羲之體現(xiàn)的是“中和”之美、“自然氣韻”之美,“飄逸瀟灑”之美,歷朝歷代在二王的基礎(chǔ)上不僅繼承了他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更有偉大的創(chuàng)新,從“法度”方面來分析,唐朝必然超過二王,涌現(xiàn)出許多唐楷大家,“歐、虞、褚、顏、柳”就是代表,唐楷法度森嚴、工整規(guī)矩,這不就是創(chuàng)新?從碑學的角度來講,清朝必超過二王,在碑學盛行的清朝涌現(xiàn)出許多碑學大家,如趙之謙、鄧石如等人,把碑上的筆法用帖的形式表達出來,這何嘗不是一種超越?近代以來,受到西方美學思潮和日本“少字派”的影響,中國的書法也會迎來一輪新的創(chuàng)新,至于誰能成功,只能歷史來檢驗,如果繼續(xù)沿著二王的路子走必然無法超越,因為二王的筆法差不多挖掘完畢(本人猜測,可能還有探索空間),再者,今日的書法詩詞的土壤氛圍已大不如古人,書寫工具也在改變,用毛筆書寫的時間也沒有古人多,無論怎么努力都是超越不了古人的,但是就沒有其他方面能超越古人嗎?當然有!
一曰:“形式”之美,如今書法作品的形式琳瑯滿目,各種顏色、紙張、樣式種類數(shù)不勝數(shù),這樣的物質(zhì)條件是古人沒有的。
二曰:“丑書”之美,如今以曾翔、沃興華等人為的“丑書”代表就是一種在創(chuàng)新之路上的探索,也是受到西方美學思潮和日本“少字派”的影響,這種“丑書”其實已經(jīng)不像二王那樣精致的筆法,已經(jīng)淡化了精致之美,變得更加粗糙、狂野。(恕小編才疏學淺,看不懂這類“丑書”)
等等等還有很多方面……
今人能不能超越古人,需要歷史來檢驗!
第二點解釋:
古人的書法美學范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理解的,需要長時間的練習和感悟,而且每個人感悟的深淺都有差別,也正因為這種差別導(dǎo)致了各類書家風格有別,有人對古人的書法美學理解的深刻,例如楊凝式(俗稱楊瘋子)就是很成功的案例,但是如果你臨帖死臨,而且越臨越像,就是很難出帖,但是在你臨地很像的前提下還能繼續(xù)深入入帖并理解其中的大道,就能很快出帖。并且出帖后成功率非常高。因此臨帖越“過分”越好,最好到達“意臨”的狀態(tài)(也就是悟出其中筆法、結(jié)構(gòu)、章法的變化規(guī)律),當然這是非常難以到達的境界,因此“過分”局限于古人的書法美學范式會帶來兩種結(jié)果,一是出帖難,二是出帖后成功率高。當然我們?yōu)榱顺晒Φ貙懗龊米?,?ldquo;過分”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