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習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要看懂草書,關鍵是要明白,草書的美到底在什么地方。在筆者看來,草書之美主要有四點:一是氣勢。草書的氣勢是整幅作品成敗的關鍵。草書通過結字的正奇呼應,章法的疏密大小及線條的粗細尖圓的巨大變化,給觀者以強大的視覺沖擊力,并給他們留下似霹靂、狂風、驚濤、驟雨般的刺激感,以及無限空間遐思和美的享受。更多書法內容盡在集大家書法!
要看懂草書,關鍵是要明白,草書的美到底在什么地方。在筆者看來,草書之美主要有四點:一是氣勢。草書的氣勢是整幅作品成敗的關鍵。草書通過結字的正奇呼應,章法的疏密大小及線條的粗細尖圓的巨大變化,給觀者以強大的視覺沖擊力,并給他們留下似霹靂、狂風、驚濤、驟雨般的刺激感,以及無限空間遐思和美的享受。更多書法內容盡在集大家書法!
任華《懷素上人草書歌》:“會若長鯨潑刺動海島,欲若長蛇戌律透深草。回環(huán)繚繞相拘連,千變萬化在眼前。飄風驟雨相擊射,速祿颯拉動檐隙。擲華山巨石以為點,掣衡山陣云以為畫”,就是寫的他見懷素寫草書時所生發(fā)出的審美感受。
草書的氣勢,來自作者的胸襟、學識和技法上的高度熟練。氣勢要的是整篇的氣勢磅礴、酣暢淋漓,因此一般在書寫前要“意在筆先”,但隨著創(chuàng)作的深入,往往會表現得無意于佳,并不會太在意某個局部的得失。這在章法上基本要求是,第一個字的氣勢一定要管束到底,如果文中某字缺少了這種管束關系,就會“斷氣”,也就不會成為一幅成功的作品。
二是節(jié)奏。
書法在點劃顧盼之間,是有其內在的書寫節(jié)奏的。
這種節(jié)奏感盡管在楷書上不太明顯,但在行草書上卻會表現得淋漓盡致。
音樂是由不同的音符組成的,而書法是由不同的點畫線條組成的。點畫線條的長短、粗細、姿態(tài)的千變萬化以及墨色濃淡枯潤的不同,就是書法的“音符”。書者憑借行筆的提按頓挫,輕重徐疾表達自己的內在情緒,給人以視覺的沖擊與震撼。就此而言,書法是無聲的音樂。
一幅好的草書作品,其節(jié)奏之美往往通過點畫線條的墨色濃淡干濕、藏露疾徐表現出來。字與字之間連綿不斷,攲正相生;行與行之間相互避讓,顧盼生情。如欣賞音樂一般,時如萬馬奔騰激揚浩蕩,時似小橋流水回旋低昂,其節(jié)奏之美越看越妙。
節(jié)奏感對于行草書的書法創(chuàng)作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說,沒有節(jié)奏的作品根本稱不上是書法。即使對于偏于靜態(tài)的篆隸楷來說,這種節(jié)奏感也是客觀存在并且非常重要的,只不過是更多體現在作者的運筆中,而在字跡上體現得不太明顯罷了。
三是線條。
線條是構成書法的最基本因素。
中國書法線條的基本特點是“一波三折”,當然這并不僅僅局限于“波”畫上;“三”在古代是多的意思,也并局限于數字意義上的三。
“一波三折”的美學意義在于,通過體現對立矛盾在統(tǒng)一物中的相互轉化,使人產生回味無窮的審美感受。“一波三折”體現了一個封閉世界內部的循環(huán)往復, 通過書法家將線條的長短、斜正、粗細、濃淡、虛實、方圓、曲直、輕重、緩疾、疏密、巧拙等等進行變化,賦予這個封閉世界鮮活的生命力。
就書體和線質而言,草書明顯比其他書體更富有變化。草書除點畫的粗細輕重、結構的大小正奇對比外,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筆畫與筆畫之間的呼應關系也十分明顯,有時字與字之間間距很小,甚至合寫成一個字形以顯其密,有時一筆拖得很長,甚至占據了幾個字的位置,以顯其疏。這種線條,對書家個人情緒的表達,對觀者視覺的沖擊和情緒的調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是抒情。
在所有的字體之中,草書的抒情性最為突出。
草書因個人情緒對創(chuàng)作的影響起著決定性的因素,所以在個人情緒的表達方面,草書一直排在首位。
比如,我們看一幅篆書、隸書、楷書作品,甚至是一幅行書作品,在很多的時候,是很難看出書寫者的真正情緒的。但在草書之中,這種情況卻基本上不會發(fā)生。而看一眼草書作品,基本就能斷定這幅作品創(chuàng)作的真正情緒。
也正是因為對情緒的表達淋漓盡致,草書一直被古代知識分子作為自己情緒發(fā)泄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