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xué)習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兩位先生都是當代中國楷書影響力比較大的人,當然還有田蘊章先生,田蘊章先生比較淡泊,字寫得很傳統(tǒng),不在本文的討論之列,當然中書協(xié)也有很多楷書寫得很精彩的人,比如我最欣賞的洪厚甜先生,許多人看不懂他的字,在這里就不做討論了。更多書法內(nèi)容盡在集大家書法!
兩位先生都是當代中國楷書影響力比較大的人,當然還有田蘊章先生,田蘊章先生比較淡泊,字寫得很傳統(tǒng),不在本文的討論之列,當然中書協(xié)也有很多楷書寫得很精彩的人,比如我最欣賞的洪厚甜先生,許多人看不懂他的字,在這里就不做討論了。更多書法內(nèi)容盡在集大家書法!
之前見過類似“點評”的文章,只是將兩位先生的字貼出來,也分析不出個所以然,直接販賣熱點,沒有任何意義,觀眾看了亂評一氣,也學(xué)不到什么東西。這種文章是沒有任何價值的。
我們今天通過一些字例來分析寫兩位先生的字!
首先要明確一個觀點,我們所談?wù)撌菍W(xué)習古法的基礎(chǔ)之上,許多人不學(xué)古人,只學(xué)今人,不通筆法,只求花里胡哨的“好看”,這個也不在本文的討論之列!
下面是隨便在網(wǎng)上找的盧中南先生的一幅字,當然這字在當代算得上是高手了,我們以大書法家的要求求全責備的話,也能看出一些問題。
比如“朝”的起筆,歐陽詢在寫的時候從來沒有這種虛尖,也沒有這么細,這樣寫的畫整個字會顯得靈動,但沒有生機。“人”字,完全不是歐楷的寫法,而是王羲之《黃庭經(jīng)》中得寫法,但寫的過厚,失去了靈動之勢。這是盧字主要的特點,我們看歐陽詢是怎么寫的。
我們看圖示就能明白,在歐楷中字上面兩個短橫,歐公寫成了一虛一實,極盡變化之能事。在兩邊都有撇的時候,歐楷的做法永遠是開張而持平的,而盧的字則是一高一低,極不協(xié)調(diào)。
我們歐陽詢是怎么寫的,出現(xiàn)“人”字的時候幾乎都是左高右低,上面的態(tài)勢往左傾斜,而一個捺筆又將勢態(tài)拉回。“在”字的下端留白不會那么大,是為了 給上面留出空隙,所謂疏可走馬正是此理。
關(guān)于盧中南的字,包括學(xué)習盧中南字的人幾乎都有著這樣的通病,這是無法避免的。盡管如此,盧中南先生也不失位當代歐楷好手。我們這樣比較是基于歐陽詢的水平上進行分析,未免有求全責備之嫌。
但沒有缺陷就沒有進步,敬做拋磚之舉,以求美玉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