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習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說起明朝的大書法家文徵明和董其昌,書法愛好者沒有不知道的。兩位書法家不是像王羲之一樣從小就練書法的,他們都是參加考試因字太差而失利才開始奮發(fā)練字的,這一練就練成了大書法家。更多書法內(nèi)容盡在集大家書法!
說起明朝的大書法家文徵明和董其昌,書法愛好者沒有不知道的。兩位書法家不是像王羲之一樣從小就練書法的,他們都是參加考試因字太差而失利才開始奮發(fā)練字的,這一練就練成了大書法家。更多書法內(nèi)容盡在集大家書法!
明朝從剛成立開始,就大力提倡書法,因為從明太祖朱元璋到明成祖朱棣,個人都喜歡書法,所以一時間帖學大盛。朱棣甚至下詔廣招海內(nèi)擅長書法的人士,都集中到翰林院,加倍優(yōu)待。
在這種環(huán)境下,科舉考試中對書法的要求很嚴格,考生必須用楷書答試卷,而且一定要寫得工工整整。字寫得不好的人,即使才高八斗,也會名落孫山。 文徵明十八歲因為歲試時字寫得太難看落選,董其昌十七歲時參加會考,因試卷上的字寫得太差,文章雖好,只能屈居第二。二人都因此深受刺激,從此發(fā)奮學習書法,最終成為書法大家。
也許受考試寫字差刺激太大,二人的小楷寫得都是特別精細工整。文徵明的所有的作品,都筆筆工整,哪怕是快到九十歲的時候,也不見絲毫懈怠。他流傳下來的小楷名作很多,如《小楷歸去來兮辭》、《前赤壁賦》、《后赤壁賦》等,都是很多書法愛好者臨摹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