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習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無論是在知乎還是百度,當你輸入“毛筆選擇”一類的關(guān)鍵詞進行搜索,彈出來的多半都是:尖、圓、齊、健。所謂尖、圓、齊、健,是毛筆的四德,價格稍微正常一些的毛筆,都會滿足這四點,此外,購買毛筆時,筆鋒是用膠質(zhì)封著的,不會讓你打開來鑒定是非齊、健。這四點,實則是無用的廢話。更多書法內(nèi)容盡在集大家書法!
無論是在知乎還是百度,當你輸入“毛筆選擇”一類的關(guān)鍵詞進行搜索,彈出來的多半都是:尖、圓、齊、健。所謂尖、圓、齊、健,是毛筆的四德,價格稍微正常一些的毛筆,都會滿足這四點,此外,購買毛筆時,筆鋒是用膠質(zhì)封著的,不會讓你打開來鑒定是非齊、健。這四點,實則是無用的廢話。更多書法內(nèi)容盡在集大家書法!
網(wǎng)上很多人也反映,買不到好用的筆,在某寶買了些很貴的毛筆,卻感覺不好寫。可能并不是毛筆不好用,而是你選錯了。
毛筆分軟毫、硬毫和兼毫三種,所適用的書體不同:
1、軟毫:
最為常見的軟毫是羊毫、其次還有胎毛筆、雞毫等。
羊毫筆儲墨量大,便于鋪毫,寫出比較豐腴的線條。
缺點是彈性不夠,用力按壓,筆鋒便趴下去,彈不起來。
值得強調(diào)的是,羊毫筆不要隨意去調(diào)整,需要書者有一定的調(diào)鋒功力才能更好地發(fā)揮羊毫豐腴的性能。比如現(xiàn)代名家林散之就喜歡用羊毫來寫草書,既能寫的剛健挺拔,又能柔韌涵蘊。
羊毫適合的書體:
羊毫筆一般不怎么用來寫字,如果一定要用羊毫,可以寫一些偏豐腴的行草書,如蘇軾、王鐸等:
雞毫是由雞胸脯上的毛發(fā)制成,比羊毫還軟,一般不用來寫字,市面上也有雞毫制成的小楷筆,我可以很負責地告訴你,這種筆寫不了小楷。這種筆在工筆畫當中鋪色常用。
二、硬毫:
硬毫比以狼毫為最多,另外還有石灌、鹿毫、馬毫、兔毫(紫毫)等,都是硬毫筆。
狼毫的優(yōu)點是彈性很強,用力按壓之后提筆,能在瞬間恢復(fù)中鋒狀態(tài),便于粗細線條的變化和虛尖出鋒。
缺點也很明顯,儲墨量小,無法適應(yīng)大尺幅的書寫任務(wù);筆鋒偏脆,容易磨損。
適合大多數(shù)二王一路書風的小字作品,以及大部分的小楷:
出鋒犀利、粗細切換頻繁的小字作品,都能用硬毫筆實現(xiàn),因為儲墨的關(guān)系,書寫字比較大的作品還是夠嗆。
紫毫也是一種非常不錯的硬毫,用兔子的毛制成,個人體驗來看,比狼毫偏軟,比較適合二王一路。
其他種類不常用于書法,比如石灌筆,硬是很硬,寫起來很粗,彈性并不好。常用于國畫的點苔。
三、兼毫
兼毫是軟毫+硬毫組合而成,普遍采用的是狼毫作為里子,外面鋪一層羊毫。同時兼有二者的優(yōu)點,彈性足、儲墨大,寫出來線條滋潤。
因為混合比例的不同,使得兼毫家族非常龐大:
1、5:5的兼毫,比如常見的“兼毫大白云”,即為此種配置,整體來說還是偏軟。適合書寫大部分的隸書和篆書。
2、3:7的兼毫,市面上常見三羊七狼、七紫三羊這樣的毛筆,都是這個比例。
這種毛筆屬于偏硬的兼毫筆,能夠適應(yīng)大部分的楷書書寫任務(wù)。
3、 9:1的兼毫,常見的九狼一羊筆。比較硬,和狼毫差不多了,常見于小楷筆。
市面上有一種小狼毫小楷筆,用未成年的黃鼠狼毛制成,比大狼毫稍軟,偏軟糯,性能很好。軟硬類似于9狼1羊的兼毫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