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xué)習(xí)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為什么選趙孟頫的道德經(jīng)?在上篇文章中前面講了,書法入門最好是臨古帖,那么毛筆書法里有個入門四大家,歐顏柳趙,為什么我們選了最后一位趙孟頫?最主要的問題在于,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quán)存世的墨跡本太少或者說沒有,他們現(xiàn)存的大部分字帖要么屬于后人集字,要么大多為碑帖拓印,練字,尤其是練習(xí)鋼筆字,我覺得盡量使用墨跡作為參考,畢竟用筆,跟用刻刀的感覺和表現(xiàn)力都不同。更多書法內(nèi)容盡在集大家書法!
為什么選趙孟頫的道德經(jīng)?在上篇文章中前面講了,書法入門最好是臨古帖,那么毛筆書法里有個入門四大家,歐顏柳趙,為什么我們選了最后一位趙孟頫?最主要的問題在于,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quán)存世的墨跡本太少或者說沒有,他們現(xiàn)存的大部分字帖要么屬于后人集字,要么大多為碑帖拓印,練字,尤其是練習(xí)鋼筆字,我覺得盡量使用墨跡作為參考,畢竟用筆,跟用刻刀的感覺和表現(xiàn)力都不同。更多書法內(nèi)容盡在集大家書法!
比如歐陽詢的碑帖跟墨跡版對比,只有墨跡版的字帖,你能清晰的看到,用筆的過程,走向,運動趨勢,然后大家看下面的墨跡版,你們注意下,里面的每一個筆畫,是不是很干脆,有沒有多余的諸如“逆鋒起筆”或者多余的頓挫之類的教條化范式(關(guān)于這一點,后續(xù)我應(yīng)該會做個示例講解)?甚至練用力的方向和走向都可以揣摩出來。
趙孟頫就不一樣了。一是距今時間短,元朝之后立馬是明清兩個大王朝,作品才有可能完整的保存下來,事實也確實如此,趙孟頫現(xiàn)存大量的墨跡作品,什么《千字文》《道德經(jīng)》,行書的《洛神賦》,《赤壁賦》等等。并且是有機會看到真跡的。比如《道德經(jīng)》在故宮博物院,我有一次去上海博物館,剛好碰上趙孟頫的《千字文》展覽,實際觀看大師手寫的真跡,細節(jié)是非常非常多的,這是其一。其二,趙孟頫也是公認的二王的集大成者,也就是說,趙孟頫是學(xué)王羲之王獻之學(xué)的最好的,在唐朝以前,其實王獻之在書法上的地位是高于王羲之的,但是由于后面唐太宗太喜歡王羲之,后來,王羲之的書法地位就到了頂峰了。趙孟頫是師從二王,大家對他的評價又這么高,直接學(xué)習(xí)趙孟頫,這就可以稱之為法乎其上,得乎其中,尤其是趙孟頫的楷書,太規(guī)范,太標準了。
趙孟頫的《道德經(jīng)》,每個字都非常的標準,工整,筆畫都非常的簡練直接,大家也可以觀察下,每個字的筆畫,有沒有多余的動作?橫撇豎捺,基本都是一筆,沒有說為了什么造型,好看,故意為之,注意下里面的很多長橫,尤類似“下”,”可“,”有"等字,有沒有看到一些練字教程里所說的“一波三折”?這個帖子幾乎跟我們寫鋼筆字是一模一樣的。并且這個字非常小,蠅頭小楷,就比我們正常的鋼筆字,稍微大一點點,筆畫也不是特別粗,鋼筆臨摹的時候,就不用為了追求毛筆的筆鋒或者厚重,忽視對整體結(jié)構(gòu)的把握。
《道德經(jīng)》上下五千言,假如按照如下布局臨摹一張,每頁150字左右,剛好一個月左右,差不多35天,把整篇寫完。
剛開始動手練字,主要目的無非下面幾個:
平時寫字橫平豎直都做不到的,起碼經(jīng)過一個月,能寫的相對比以前直一點。
穩(wěn)定筆畫,就是不要手抖,剛開始練字手抖很正常,一個月下來,肯定不會再抖了,這個也可以稱之為控筆練習(xí),這不比那些讓你在格子里畫圈圈來的高級?
養(yǎng)成一個練字的習(xí)慣。形成一個習(xí)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定目標,并且可量化,然后細化目標,逐步完成目標。有了《道德經(jīng)》就要告訴自己,哪怕再懶再忙,每天也要抄一頁紙,少一個字都不行。道德經(jīng)的篇幅,剛好可以把每天的練字量安排到恰恰好,不會太少,也不會太多。
不要指望,自己一個月就能把字寫好,不要指望,幾天就可以輕松入門,放棄幻想哈。這篇帖子的很多字,恐怕你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之后都未必寫得好,比如很簡單的“不”字,“為”字等等。通過一個月的練習(xí),如果你突然領(lǐng)會了寶蓋頭的寫法,突然對走之地有了一點點感覺,這個就足夠了,不要過于期望過多,那不現(xiàn)實。
我們把目標放簡單一些,可實現(xiàn)一些,第一個月,我們不求寫的多好,我們只要能堅持寫完一個月,每天都認真的寫完每一頁,你就完成目標。我知道你有很多疑問,或者對我的這種搞法未必完全認可,先不要罵我,噴我,你就憋著一口惡氣,先認真寫完一個月,然后再來跟我說,你TM什么玩意兒... 我相信,一個月之后,即使沒有任何老師指導(dǎo)你,即使你以前對書法一無所知,你的很多看法,跟練字之前,肯定會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