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習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許多人喜愛寫草書,因為草書會表現出書法的書寫力,同時,也會抒發(fā)書寫者的情感。但是,也有一些人所寫的草書,雖然看起來像是草書,但仔細一看,卻不具備草書的基本要求,往往會被行內人認為是“自我體”或“自創(chuàng)體”。因此,想要寫好草書,就必須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幾個問題。更多書法內容盡在集大家書法!
許多人喜愛寫草書,因為草書會表現出書法的書寫力,同時,也會抒發(fā)書寫者的情感。但是,也有一些人所寫的草書,雖然看起來像是草書,但仔細一看,卻不具備草書的基本要求,往往會被行內人認為是“自我體”或“自創(chuàng)體”。因此,想要寫好草書,就必須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幾個問題。更多書法內容盡在集大家書法!
第一,學習好草書,必須要尊重草書的草法。
草書并不是說把字寫“草”了,就是草書,這個認識是錯誤的,草書像其它書體一樣,都是有規(guī)矩的,在草書里叫“草法”,就是草書的法則、規(guī)則、規(guī)矩。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按照這個規(guī)則去寫,不論放在哪里,只要能識草的人一看,就知道這個字寫的字是什么,是能被讀出來、認出來的。而如果不按“草法”來寫字,所寫的字可能他自己過一會就不認識了,何況讓別人來認呢?
草書的草法是古人所定義下來的,例如人們學習草書時,都是要以王羲之的許多字帖為范本來臨摹,如《十七帖》等,這個里面的草字很多,并且后來的草書都是從這里來的,它屬于小草,哪怕是后面的狂草,也是從這里來的草法。因此,對于喜愛草書的人來說,就要把眼光放在王羲之的草書上。
當然,后面還有人整理書寫了草書千字文,草書口訣等,這些也是學習草書的基本教材。如懷素的《千字文》、孫過庭的《書譜》、于右任的《標準草書》等等。只要按照草書的草書規(guī)范來學習草書,是不會偏離草書的草法的。
第二,學習草書要注意使轉的用筆方法。
草書中有很多筆法,這些筆法組成了草書的各種形態(tài),正是因為它們的筆法較多,并且混合運用,才有了草書的諸多精彩。這些筆法大致包括:提按、頓挫、使轉、絞轉等等,但是使轉與絞轉則是草書中的重要筆法,因此有人說,不會使轉,不懂絞轉,就寫不好草書,這個說法是很有道理的。
使轉,這是唐初書法家孫過庭所說的,他在《書譜》是這樣說的:“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情性;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其實,簡單地理解,使,就是行筆的意思,在行筆中,就有絞轉與提按頓挫的用筆方法,以及它們的共同組合,不能把使轉只理解為一種筆法。轉,就是轉折,毛筆在轉折時的筆法,也就有絞轉用筆的參與。可以說,使轉當中包括了絞轉筆法。
第三,要注意草書的筆勢。
清代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揖》中說:“古人論書,以‘勢’為先。”這里所說的“勢”,就是指筆勢。筆勢是形勢、趨勢的意思。在書法中,漢字的每一個點畫組合起來就是一個字,每一個個字組合起來就是一行字,一行行字組合起來就是一件作品。而這些點畫、行及整個作品,它們之間都是相互“關聯”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這就是“聚點成畫”、“聚畫在成字”的意思,而這些關聯正是筆勢。
草書尤其注重筆勢,草書中的筆勢也會對草書的氣息帶來很多影響?,F代書法家很重視作品中的氣息,尤其是空間的處理,而空間不僅包含布白,更包括筆勢。就具體的筆勢來說,點畫之間,上一個收筆與下一個起筆就要達到相互關聯,而行與行之間也有這樣的要求,其中包括輕重、大小、粗細、長短等各種呼應關系,讓所寫的字、行都能反映出它們的生命力,這些都是筆勢所起的作用。
學習草書雖然還包括其它一些方法,這是因人而異的,但是,上述三點是學習草書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如果能把握好以上三點,草書的學習也就達到了一定的高度要求,假以時日,加上自己的勤奮和體悟,草書水平也就會逐步提升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