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習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練習書法,和學習繪畫一樣,一方面要“學古人”,一方面要看個人造化。歐陽詢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就不用多說了,那真是影響深遠,他的楷書《九成宮醴泉銘》是所有學習書法的人不能繞過去的經(jīng)典。網(wǎng)絡(luò)上比較有名的學歐書家有田英章、盧中南等,但是他們學得還是不像。比較受書家認可的有這三位:清朝的姚孟起、黃自元,現(xiàn)代的鄧散木。我們今天只說清朝的姚孟起。更多書法內(nèi)容盡在集大家書法!
練習書法,和學習繪畫一樣,一方面要“學古人”,一方面要看個人造化。歐陽詢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就不用多說了,那真是影響深遠,他的楷書《九成宮醴泉銘》是所有學習書法的人不能繞過去的經(jīng)典。網(wǎng)絡(luò)上比較有名的學歐書家有田英章、盧中南等,但是他們學得還是不像。比較受書家認可的有這三位:清朝的姚孟起、黃自元,現(xiàn)代的鄧散木。我們今天只說清朝的姚孟起。更多書法內(nèi)容盡在集大家書法!
姚孟起(1838年—?)晚清書法家,書法教育、理論家。字鳳生,一作鳳笙,吳縣(江蘇蘇州)貢生(秀才的一種)。師從吳縣陸紹景(字念初,號研北);以楷書而得名,楷書宗法歐陽詢,嘗臨九成宮醴泉銘達到逼真的境界。隸書略仿陳鴻壽。兼治印,得蔣仁秀勁之氣。偶爾作畫,古拙如金農(nóng)。稱得上楷、行、隸均有成就。著有《字學臆參》一卷,并有《書論》兩篇。
姚孟起臨摹的《九成宮醴泉銘》一絲不茍,形神畢肖,以假亂真。能達到這種境界的,著實不多,這是因為他面對古人碑帖時能夠“冷看”,盡量不摻雜個人情感,就如同他自己在《字學臆參》所說:“冷看古人用筆,勿參以雜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局部)
令人遺憾的是,雖然清朝距今并不久遠,但姚孟起所臨摹的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墨跡已經(jīng)沒有了,現(xiàn)在只有刻本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