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習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北京晚報·五色土 | 記者 曾子芊今天上午,在新聞大廈藝術(shù)館,百余位書法愛好者們筆尖舞動,興致高昂,潑墨揮毫間,一副副紅彤彤的春聯(lián)和“福”字納福呈祥,帶來濃濃的
北京晚報·五色土 | 記者 曾子芊
今天上午,在新聞大廈藝術(shù)館,百余位書法愛好者們筆尖舞動,興致高昂,潑墨揮毫間,一副副紅彤彤的春聯(lián)和“福”字納福呈祥,帶來濃濃的年味。由北京市老齡協(xié)會與北京晚報共同主辦,北京書法家協(xié)會、新聞大廈藝術(shù)館支持的首屆“墨緣杯”北京市老年書法比賽成功舉辦。
五九山更好,鳥鳴自春聲。字字驅(qū)寒意,墨香暖人心。今天是五九的第一天,雖是數(shù)九寒冬,新聞大廈藝術(shù)館內(nèi)卻處處回蕩著溫暖爽朗的笑聲。“就像過年一樣開心??!這個比賽太好了,一下子把我們的積極性都調(diào)動起來了!”看著自己的書作獲獎并展出,老年朋友們渾身都透著高興勁兒。
典禮后,獲獎者與少年書法愛好者一起為觀眾寫福字與春聯(lián)。白繼開攝
有新朋初見,一見如故。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同時獲得文華獎的楊占林和孔祥榮兩位先生已迅速通過交流習書心得熟絡了起來。“您寫得真不錯!這是用墨汁寫的嗎?”“不,是用的朱砂!”
也有老友重逢,分外驚喜。這次比賽中獲得耆英獎的張守文和崔煥朝先生已經(jīng)二十多年未見過了,“我們是老戰(zhàn)友,偶爾微信聊天,但多年沒見了。結(jié)果沒想到今天在這里見到了!真要感謝北晚組織了一個這么好的比賽,大家水平都很不錯,還有不少精品,今天來看展我們收獲很大。”
獲得耆英獎的張守文(右)和崔煥朝(左)先生 曾子芊攝
自2018年始,“墨緣杯”北京市青少年書法比賽一直是北京晚報用心打造的一個交流平臺,至今已成功舉辦五屆,令許多青少年書法愛好者廣結(jié)墨緣。為了進一步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豐富廣大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響應群眾熱切的期盼,北京市老齡協(xié)會與北京日報社北京晚報于2023年10月共同推出了首屆“墨緣杯”北京市老年書法比賽,面向60歲以上的書法愛好者(非專業(yè)書協(xié)會員)征稿。本月初經(jīng)過專業(yè)評選后,按照年齡段分別評選出文華獎(60歲-69歲)50名、耆英獎(70歲-79歲)40名、宏碩獎(80歲-89歲)30名、頤和獎(90歲以上)10名、特別獎1名(103歲)以及比賽組織獎6個。
六十三歲的李志亮先生是今天第一位到達現(xiàn)場的領(lǐng)獎者,天不亮他就從就海淀區(qū)清河開車出發(fā)了,不到七點就來到了東單的新聞大廈,“因為心里高興啊。”李志亮先生獲得文華獎的作品是一幅行書中堂“登高望遠,倚樹聽泉”。“得知這個比賽的消息比較偶然,開始征稿時正值重陽,這個內(nèi)容表達了我作為老年人對美好大自然和健康生活的贊美。”李志亮先生出身于一個喜愛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的家庭,父親師從當代曲藝大師駱玉笙學習京韻大鼓,自己則從小就喜歡書法。他每天練字的時間都很長,有時甚至一站就是一整天。年紀漸長后,李志亮還開始了書法傳承教育的工作,現(xiàn)在工作室中約有200名青少年學生。“老年人寫書法,好處是心靜,不急躁,一個筆畫寫下去,你能感受到血流與脈搏的平穩(wěn)。青少年習書,則是打下一生審美的基礎(chǔ),書法能幫助他們理解中國文化、認識世界、認識社會,學書法永遠都不是局限在‘字’的表面,背后的美學、文化、歷史才是一個更豐富的世界。”
也有一直關(guān)注著“墨緣杯”青少年書法比賽的朋友,這次終于盼來了“老年版”。今年七十三歲的吉滸先生以一幅楷書中堂《采桑子·重陽》獲得了耆英獎,“我是《北京晚報》的忠實讀者和老朋友,‘墨緣杯’青少年書法比賽,我就一直都有讓學生積極參加,去年在報紙上,突然看到有了‘墨緣杯’老年書法比賽,心里真高興啊!寫書法,我就喜歡歐楷,那種平正中見險絕的感覺,寫起來才帶勁!”
展覽現(xiàn)場觀眾在認真欣賞獲獎書作 白繼開攝
作為獲獎選手代表發(fā)言時,文華獎獲獎者代表方建先生說,對于書法,他認為有三個字對習書來說非常重要:“靜”、“恒”、“悟”。首先要心靜;其次書法沒有捷徑,唯有持之以恒;書畫同源,還需要在練習中不斷領(lǐng)悟其精髓。
北京晚報總編輯張冬萍在致辭中表示,作為黨報主流媒體,北京晚報始終把“一老一小”工作作為新聞工作的著力點和關(guān)鍵點,首屆“墨緣杯”北京市老年書法征稿啟示刊登后,老年朋友們踴躍報名,充分展現(xiàn)了首都老年人的銀發(fā)風采和奮發(fā)有為的精神面貌。
著名書法家、北京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田伯平是本屆賽事的終審評委之一,他表示,當自己走進評審大廳時,看到琳瑯滿目如雪片般的作品,心中暗自喜悅,滿屋的書法作品就像鏡子一樣:各種書體俱全,文化內(nèi)涵深厚,深刻反映出老年朋友們老有所好、老有所為、老有所成的精神面貌。他向所有獲獎選手們祝賀,也向所有參與“墨緣杯”老年書法比賽的朋友們表示深深的謝意。最后,田主席對參賽者們還提出了一點小建議:首先,最好不要直接去臨當代書法家的帖,而是更希望大家在臨古代經(jīng)典書帖的基礎(chǔ)上,展現(xiàn)出自己的個性。其次是希望大家能再多注重落款與留白的設(shè)計。
在活動現(xiàn)場,北京市老齡協(xié)會會長董杰昌見到大家的熱情非常的高,自己也深受感染:“書法不僅是一種文化熏陶和個人愛好,對老年朋友的身心健康,更有非常好的影響。希望未來像‘墨緣杯’老年書法比賽這樣的活動會越來越多!”
展覽現(xiàn)場充滿了歡聲笑語 白繼開攝
今天,還有幾位特殊的“老朋友”也來了,他們就是歷屆“墨緣杯”青少年書法比賽的金獎獲得者代表李讓、蘇冠博、王一涵。頒獎暨展覽開幕式結(jié)束后,三位同學與今天獲獎的爺爺奶奶們參加了筆會交流活動,大家一起援翰潑墨,寫福字、寫春聯(lián),共同迎接美好的新春佳節(jié)。“來到現(xiàn)場很震撼,我真要向爺爺奶奶們學習了!”李讓對記者說。
來源: 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