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習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曾肇(1047—1107),字子開。建昌南豐人。曾鞏幼弟。自幼聰慧好學,師承其兄曾鞏。重儒學,博覽經(jīng)傳,為文溫潤有章法。容貌端莊,為人忠厚仁義。為官40年,歷英、神、哲、徽四
曾肇(1047—1107),字子開。建昌南豐人。曾鞏幼弟。自幼聰慧好學,師承其兄曾鞏。重儒學,博覽經(jīng)傳,為文溫潤有章法。容貌端莊,為人忠厚仁義。為官40年,歷英、神、哲、徽四朝,在朝任過禮、吏、戶、刑四部侍郎和中書舍人,對朝中事敢直抒胸臆;在14個州、府任地方官時,多有政績,為人稱頌。王氏法書苑稱其書謂“文昭公書如玉環(huán)臃腫,自是太平人物”。著有曲阜集四卷,又有西掖集、內(nèi)則外則等書,并傳于世。
曾肇行書造門帖,紙本,27.1×29.6cm,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肇頓首啟。比獲造門。幸承余教。繼蒙手筆。感服并深。稍間再參候。謹因還使上啟伸謝。不宣。肇頓首再拜。給事閣下。
曾肇尺牘《行復歲暮帖》,紙本,28.7×50.5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肇奉別。行復歲暮。傾鄉(xiāng)實倍常情。但公私紛紛。為問不數(shù)。甚自愧也。別紙丁寧。豈惟益友忠告之誼。亦出于憂國懇懇之誠。反復數(shù)四。不勝感嘆。衰拙于此。豈能恝然。但再三則瀆。終恐無補爾。余非會面。不究所懷。遠書萬一流落。不可不慮也。海陵過此相見。誠如所諭。廣陵之傳,乃邸吏誤報。乘流得坎。任其自然。未嘗以此為念。上下匱乏。所在皆爾。非獨彼也。歲晚益寒。強食自愛為祝。肇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