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xué)習(xí)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吐谷渾氏墓志武昌王妃吐谷渾氏墓志拓本(破禪室藏)《吐谷(yù)渾氏墓志》原名《魏故武昌王妃吐谷渾氏墓志銘》,北魏建義元年( 公元528年) 八月十一日刻。1921年于河南洛陽
吐谷渾氏墓志
武昌王妃吐谷渾氏墓志拓本(破禪室藏)
《吐谷(yù)渾氏墓志》原名《魏故武昌王妃吐谷渾氏墓志銘》,北魏建義元年( 公元528年) 八月十一日刻。1921年于河南洛陽城北前海資村出土。曾歸三原于右任,現(xiàn)藏陜西西安碑林。志高49厘米,廣47.7厘米。正書。17行,行17字至22字不等,計280字。黃立猷《石刻名匯》、王壯弘《六朝墓志檢要》等書著錄。趙萬里《漢魏南北朝墓志集釋》收入圖版。墓志是北魏書法風(fēng)格的一個重要方面,因出土較晚,所以保存完好,字口清晰,風(fēng)格多樣,意趣橫生,得到了很多學(xué)者和專家的重視。
志主吐谷渾氏為北魏武昌王元鑒之妻。吐谷渾原為遼東鮮卑慕容部的一支,十六國時進(jìn)入青海河曲地區(qū),建立政權(quán),史稱“河南王國”,見《北史·吐谷渾傳》。此志是北魏王朝與吐谷渾通婚交流的實物,書法古拙質(zhì)樸,多有漏刻、別體。
【釋文】魏故武昌王妃吐谷渾氏墓志銘妃吐谷渾國主冑胤,安西將軍永安王斤之孫,安北將軍永安王仁之長女,太尉公三老錄尚書東陽王之外孫。魏建義元年七月三日,薨于崇讓里第。粵八月十一日遷期同窆王陵。實亦痛感有識,哀驚朝野,思銘德音,用貽來葉。其辭曰:開元巨冑,系緒干方,后流未極,弈世載昌。其宗唯帝,厥考伊王,蘭枝散馥,桂胤垂芳。六行外顯,四德內(nèi)彰,金華比耀,玉質(zhì)承光。雙娥佇映,素體風(fēng)霜,媛德雍雍,婌問濟(jì)濟(jì)。涉月懷春,游漢思禮,百兩來儀,終遠(yuǎn)兄弟。同車去國,作嬪魏庭,行未半古,中年分體。貞心遂遠(yuǎn),慎性方愈,從□獨守,茞帳空居。衰容去鏡,蓬發(fā)辭梳,悲眷夜景,泣對晨孤。錦衾晦卷,□□明舒,終言悴綬,奄焉淪諸。荒涼松夕,蕭瑟泉扃,來云闇色,去鳥悲聲。煙凝楚室,水激寒庭,楊原稍故,幽遂長冥,玄石無刊,焉寄斯貞。建義元年八月十一日。
《吐谷渾氏墓志》局部
《吐谷渾氏墓志》局部
《吐谷渾氏墓志》局部
《吐谷渾氏墓志》局部
《吐谷渾氏墓志》局部
《吐谷渾氏墓志》局部
《吐谷渾氏墓志》局部
《吐谷渾氏墓志》局部
單字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