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習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張好好詩》卷是杜牧傳世的唯一墨跡,行書,大和八年 (公元834年) 書。此卷書寫於麻箋上,高28.2釐米,寬162釐米,總46行,322字。作為唐人書法經(jīng)典墨跡珍品,其真跡現(xiàn)藏於故宮博物院。 由
張好好詩》卷是杜牧傳世的唯一墨跡,行書,大和八年 (公元834年) 書。此卷書寫於麻箋上,高28.2釐米,寬162釐米,總46行,322字。
作為唐人書法經(jīng)典墨跡珍品,其真跡現(xiàn)藏於故宮博物院。 由卷首、卷尾宋至清人 的題籤、題跋、印章可以看出,曾經(jīng)歷了宋直和分府、賈似道,明代項子京、張孝思,清代梁清標、乾隆、嘉慶、宣統(tǒng)內(nèi)府,後經(jīng)張伯駒收藏,是傳承有緒的。
書法 書法 書法當代關注和研究《張好好詩》者,如: 徐邦達先生首先從其所用紙、筆的性能, 用筆方法等方面,認定這確是唐人風格。 又論及用筆的轉(zhuǎn)側(cè)之法,近似孫過庭的 《書譜序》。 楊仁愷先生則以嚴謹?shù)膽B(tài)度,以宣和裱的特點及宋徽宗趙佶御題為證,認定是一件流傳有緒的晚唐巨跡。
《張好好詩》墨跡筆力雄健、字法跌宕、氣勢連綿,可以感受到杜牧書法的美是多方面的。杜牧書法別具風格,這與其政治軍事主張,詩文寫作思想有著直接關係。正如《宣和書譜》所評價:“牧作行草,氣格雄健,與其文章相表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