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習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王世鏜 草書節(jié)臨急就章軸 一九三三年
對章草刻帖因?qū)掖畏《ЧP意的弊端,沈曾植堅持《月儀帖》等帖與漢碑相通的觀點,提出了從漢碑尋其沿革的解決辦法,將對章草刻帖的取法與對漢魏碑刻的取法結(jié)合起來,認為“《夏承》《華山》,下逮《孔羨》《王基》,皆紹中郎分勢,刻意波發(fā)者?!对聝x》屢摹,筆道湮絕,當就上數(shù)碑尋其沿革。”[6]
沈曾植細分《急就章》《月儀帖》的不同,以古隸章草、八分章草別之,認為《急就章》是古隸章草,《月儀帖》是八分章草,右軍父子則是今隸今草?!都本汀分褂也?,《月儀》左方起收處皆有作意。[7]他還敏銳地認識到,唐人八分與漢人八分之別在章草的書寫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差異,判斷松江本《急就章》為唐人所臨,并指出唐人八分是祖述鍾、蔡的,若由唐人八分上溯索靖章草,或能窺見索靖之奧。他在跋《明拓急就章》時說:
細玩此書,筆勢全注波發(fā),而波發(fā)純是八分筆勢,但是唐人八分,非漢人八分耳。然據(jù)此可知必為唐人所摹,非宋后所能仿佛也。唐人八分,祖述鍾、蔡,據(jù)以上溯征西,虎賁中郎之似,或一遇之。[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