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習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禮器碑在漢代隸書中,《乙瑛碑》《禮器碑》《史晨碑》《曹全碑》等經典名碑,是人們師法隸書的主要對象。這些在當時都屬于標準化碑刻,也應該出自當時善書者之手,拿今天的話來講就
禮器碑
在漢代隸書中,《乙瑛碑》《禮器碑》《史晨碑》《曹全碑》等經典名碑,是人們師法隸書的主要對象。這些在當時都屬于標準化碑刻,也應該出自當時善書者之手,拿今天的話來講就是出自書法名家。從碑文內容來看,大多數(shù)是歌功頌德之語或典章制度,具有公共賞讀傳播功能與傳世目的,因此字體較大、書寫嚴謹且石材上乘。這些漢碑給后世學書者,建立起漢隸的一種規(guī)范,也是屬于在“持敬”背景下所呈現(xiàn)的、具有時代文字特色,并具有儀式感的正體書。此外,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時期的各種刻石,包括紀功碑及墓志等等,無不是在持敬的心態(tài)下書寫的,因此他們所采用的書體,大多也是那個時代的標準正體,都屬于“敬體書”。
中國人歷來有崇古、尚古的習慣,前代的標準正體書,往往也為后代書家所崇拜、推崇。因此在書寫中,前代的標準正體書也常被視為“敬體書”出現(xiàn)在刻石上。如漢碑正文用隸書,碑額用篆書。如隋唐的墓志銘,墓志蓋用篆書,墓志銘則用楷書。至唐以后,隨著科舉制度的發(fā)展和文書制度的完善,讀書人寫字大多從楷書入手,取法歐、褚、顏、柳。這些都是敬書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