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習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王 璽1986年7月生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標準草書學社社員上海市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上海市書協(xié)篆隸委員會副秘書長上海市青年書協(xié)副主席江蘇省書法創(chuàng)作研究中心特聘書法家宋
王 璽
1986年7月生
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
中國標準草書學社社員
上海市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
上海市書協(xié)篆隸委員會副秘書長
上海市青年書協(xié)副主席
江蘇省書法創(chuàng)作研究中心特聘書法家
宋 蘇軾 《黃州寒食詩》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黃州寒食詩》又稱《寒食帖》,與《蘭亭序》《祭侄文稿》并稱“中國三大行書”。也是現(xiàn)存宋人書法真跡中,最為重要的一件作品。此卷作于1082年,蘇東坡在謫居黃州的第三年四月寒食日,遭遇仕途挫折、感到生活困乏的他在寒食節(jié)的雨中觸景生情,作《寒食雨二首》,其后書成此卷。此卷結(jié)體大開大闔,點畫遒勁沉厚,文字隨情緒的起伏而攲側(cè)錯落、跌宕生姿,使得全篇節(jié)奏富有強烈變化。東坡自謂字體“短長肥脊各有態(tài)“,在《寒食帖》中,書法單字與字組的大小組合,揖讓進退,處理極大膽而不至浮夸,有渾然天成之趣。卷中如“年、中、葦、紙“諸單字,最后一筆直下成一長豎,在布白與行氣以至于整篇的章法形成頗有特色的行間布白。此卷流傳近千年,被后人譽為蘇軾存世真跡之最佳者。宋代“尚意“書風,由此作盡覽宋人風流。
臨東坡《黃州寒食二首》
136cm×68cm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
臥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春江欲入戶,而勢來不已。
小屋如漁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
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
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
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臨東坡《黃州寒食二首》局部
136cm×68cm
臨東坡《黃州寒食二首》局部
136cm×68cm
臨東坡《黃州寒食二首》局部
136cm×68cm
臨東坡《黃州寒食二首》局部
136cm×68cm
臨東坡《黃州寒食二首》局部
136cm×6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