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
原文:
宓(Fú,Mì)姓源流純正,源出有一:
宓姓出自上古的伏(宓)羲氏,與伏姓的源流是一樣的,是伏(宓)羲氏的后裔。宓姓始于遠古始祖伏羲氏,在古代,因宓(Fú 古音伏,今多讀 Mì 音蜜)字和伏字通用,伏姓也叫宓姓,其后子孫稱宓姓。伏羲,古代的時候作宓羲,又作庖羲,包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太昊,史記中稱伏犧。他的后代有宓(伏)和包兩個姓。所以說伏姓和宓姓實際上是一個姓。如漢代人伏生,也叫做宓生。
宓 妃
上古時期伏羲的女兒,溺死于洛水,相傳為洛水之神。
宓 生
漢代人,也叫做伏生,為宓不齊的后人。
宓不齊
春秋時期魯國單父侯,也稱為宓(Fú 音伏)子賤,有些古書也稱伏子賤、伏不齊,是孔子的學生。曾經(jīng)擔任過單父宰,當時他鳴琴而不下堂治,但是一樣把單父治理得很好??鬃雍芟矚g聽音樂,覺得音樂能調(diào)和人心,使國君和百姓和睦共處。而宓不齊正是個彈琴的好手,據(jù)說他當官時,彈琴來感化人們,使天下太平。所以孔子非常喜歡這個學生,稱他為君子,說:“宓不齊雄才大略,能夠輔佐霸主?!焙髞礤挡积R被朝廷追封為單平侯。
宓子賤
魯國人,宓子賤是孔子的學生。他曾有一段在魯國朝廷做官的經(jīng)歷。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