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_国产综合色在线精品_国内自拍真实伦在线视频_2021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_永久免费av无码不卡在线观看

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xué)習(xí)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集字書法 掃一掃關(guān)注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集字書法 掃一掃下載書法APP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名家書法 > 蘇黃米蔡

蔡襄尺牘《陶生帖》《暑熱帖》《虹縣帖》《蒙惠帖》《山堂詩帖》

admin 0 2020-04-23 13:18:00

摘要:  ?蔡襄,生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卒于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字君謨。興化仙游 (今福建仙游)人。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進(jìn)士,仕至端明殿學(xué)士,卒后賜謚忠惠,后人因稱“蔡端明”、“蔡忠惠”。蔡襄詩文清遒粹美、剛?cè)岵?jì)。書法亦一如之,真、

?蔡襄,生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卒于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字君謨。興化仙游 (今福建仙游)人。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進(jìn)士,仕至端明殿學(xué)士,卒后賜謚忠惠,后人因稱“蔡端明”、“蔡忠惠”。蔡襄詩文清遒粹美、剛?cè)岵?jì)。書法亦一如之,真、行、草皆優(yōu)入妙品,人稱當(dāng)時第一。書法與蘇軾、黃庭堅、米芾,并列為“宋四家”。


一、蔡襄草書尺牘《陶生帖》


(北宋)蔡襄草書尺牘《陶生帖》或稱《示及新記帖》,1051年。紙本,縱29.8cm、橫50.8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陶生帖》為草書翰札。瀟灑勁逸。結(jié)體欹正大小,重輕疏密,隨心所至,一氣呵成。黃庭堅說:“君謨真行簡札甚秀麗,能入永興(虞世南)之室”是很正確的。



釋文:

襄:示及新記,當(dāng)非陶生手,然亦可佳。筆頗精,河南公書非散卓不可為,昔嘗惠兩管者,大佳物,今尚使之也。耿子純遂物故,殊可痛懷,人之不可期也如此。仆子直須還,草草奉意疏略。五月十一日,襄頓首。家屬并安。楚掾旦夕行。


二、蔡襄《暑熱帖》


《暑熱帖》(致公謹(jǐn)尺牘)1052 紙本 23cm X29.2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縱23厘米

釋文:襄啟:暑熱,不及通謁,所苦想已平復(fù)。日夕風(fēng)日酷煩,無處可避,人生韁鎖如此,可嘆可嘆!精茶數(shù)片,不一一。襄上,公謹(jǐn)左右。牯犀作子一副,可直幾何?欲托一觀,賣者要百五十千。


三、蔡襄《虹縣帖》



蔡襄《虹縣帖》尺牘 1051年 紙本 行楷書 31.3 x 42.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襄啟:近曾明仲及陳襄處奉手教兩通,伏審動靜安康,門中各佳,喜慰喜慰!至虹縣,以汴流斗涸,遂寓居。馀四十日,今已作陸計,至宿州,然道途勞頓,不可勝言。尚為說者云:渠水當(dāng)有涯,計亦不出一二日?;蛴兴?,即假輕舟徑來;即無水,便就驛道,至都乃有期耳。閩吳大屏皆新除,想當(dāng)磐留少時。久處京塵,無乃有倦游之意耶?路中誠可防虞,民饑鮮食,流移東方,然在處州縣,須假衛(wèi)送,老幼并平善。秋涼,伏惟愛重,不宣。襄頓首。郎中尊兄足下。謹(jǐn)空。八月廿三日,宿州。


四、蔡襄蒙惠帖



釋文:蒙惠水林檎花,多感。天氣暄和,體履佳安。襄上。公謹(jǐn)太尉左右。

《蒙惠帖》為宋代書法家蔡襄所書,約作于治平(1064年—1067年)中,是其晚歲作品。這是一封致李端愿(公謹(jǐn))的信札,治平中李已拜武康軍節(jié)度使?!八珠栈ā笔橇珠盏囊环N,古稱“來禽”。二月正是“暄和”之時。文辭如此簡略,亦可知是晚年所作。



蒙惠帖局部

他的字寫得很美。米芾謂:“蔡襄如少年女子,體態(tài)嬌嬈,行步緩慢多飾繁華”。黃庭堅說:“君謨書如蔡琰胡笳十八拍,雖清壯頓挫,時有閨房態(tài)度。”趙孟頫也把他的字比作“周南后妃”。細(xì)致讀來,似乎是說他的字缺乏陽剛之氣。



蒙惠帖局部

其實,唐代張懷瓘也曾批評王羲之:“有女郎才而無丈夫氣?!痹凇吧蟹ā薄ⅰ吧幸狻钡哪甏?,對追求晉人風(fēng)韻的書作有這樣的看法是不奇怪的。



蒙惠帖局部

近人潘伯鷹評價蔡襄說:“五代以后,他力學(xué)褚薛,卓然為宋朝領(lǐng)先的大家。從他的筆畫中看出接到唐人的二王法脈,然而他又不像楊(凝式)、李(建中)兩家僅僅為結(jié)束的五代時書人的尾聲,卻開啟了宋朝書派的主潮。”


蒙惠帖局部

《蒙惠帖》中,與《蘭亭序》相同的字很多,而且形神逼似??闯鏊麑W(xué)習(xí)“二王”的努力。這幅字寫得流暢圓潤、端謹(jǐn)沉穩(wěn)。結(jié)體縝密,展蹙適度,頓挫轉(zhuǎn)折,從容自如,是其書札中的杰作。


五、蔡襄《山堂詩帖》


《山堂詩帖》,1066年,紙本,24.8cmX26.7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丙午三月十二日晚》“欲尋軒檻倒金尊,江上煙云向晚昏。須倩東風(fēng)吹散雨,明朝卻待入花園。”《十三日吉祥院探花》“花未全開月未圓,看花待月思依然。明知花月無情物,若使多情更可憐?!笔迦丈教脮?。



六、蔡襄《扈從帖》(公謹(jǐn)帖)



蔡襄《扈從帖》(又稱公謹(jǐn)帖) 紙本23.3X21.3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

釋文:襄拜:今日扈從逕歸,風(fēng)寒侵人,偃臥至晡。蒙惠新萌,珍感珍感!帶胯數(shù)日前見數(shù)條,殊不佳。候有好者,即馳去也。襄上公謹(jǐn)太尉閣下。


七、蔡襄《虛堂詩帖》



此帖紙本,縱22.6、橫16厘米,藏故宮博物院。帖原被誤題為“李西臺建中”,是為張冠李戴。據(jù)徐邦達(dá)先生考證,帖為蔡襄三十五、六歲時書。

“虛堂詩帖”寫的比較用心,起筆處常常有小尖鋒入筆,逆鋒虛搶,如“簟”字最后一橫畫便是。幾乎所有的字點畫都很認(rèn)真,撇捺均送到位,也正因此,多了幾分拘謹(jǐn),略輸流暢自然。

蔡襄書曾學(xué)顏真卿,從“光”字的最后一筆能清楚地看出顏書味來,歐陽修說:“蘇子美兄弟后,君謨書獨步當(dāng)世;筆有師法?!本兪遣滔宓淖帧?/p>


八、蔡襄《遠(yuǎn)蒙帖》



尺牘《遠(yuǎn)蒙帖》,1061,紙本,28.6cmX28.6 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襄再拜。遠(yuǎn)蒙遣信至都波,奉教約,感戢之至。彥范或聞已過南都,旦夕當(dāng)見。青社雖號名藩,然交游殊思君侯之還。近麗正之拜,禁林有嫌馮當(dāng)世獨以金華召,亦不須玉堂唯此之望。霜風(fēng)薄寒,伏惟愛重,不宣。襄上,彥猷侍讀閣下。謹(jǐn)空。


部分文章轉(zhuǎn)載于互聯(lián)網(wǎng),若侵權(quán)到您的權(quán)利,請聯(lián)系 1170734538@qq.com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