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習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蘇軾行書《陽羨帖》,27.5×22.6cm,書于1085年(元豐八年),旅順博物館藏。
蘇軾行書《陽羨帖》,27.5×22.6cm,書于1085年(元豐八年),旅順博物館藏。
此帖為蘇軾有關陽羨買田信札的后半部,雖只有60余字,然字里行間風流勝賞。其書體剛健阿娜,綿里藏針,足見其秀偉之氣,系蘇氏晚年手筆,帖中鈐有元、明、清三代收藏者印章及清內府藏璽。有“抽”字編號,元代郭畀、陸友,明代沈周、崔深、項元汴,清初元揆曾收藏此帖。
傳聞當年宣統(tǒng)帝愛新覺羅?溥儀攜帶大量歷代內府所藏的字畫名跡,偷偷密藏于東北(長春)偽宮“小白樓”,蘇軾此札亦在其中。日本投降后,溥儀倉皇逃命,不少宮內寶物棄之于“小白樓”中。亂兵發(fā)現(xiàn)樓中有寶,一陣哄搶而盡,蘇軾此札散落民間。后,幸被國家文物部門征購入藏,成為旅順博物館鎮(zhèn)館之寶。
元末明初名僧來復行書跋文
釋文:軾雖已買田陽羨,然亦未足伏臘。禪師前所言下備鄰莊,果如何,托得之面議,試為經(jīng)度之。景純家田亦為議過,已面白,得之此不詳云也。冗事時瀆高懷,想不深罪也。軾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