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xué)習(xí)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今天為大家?guī)碜<螘ㄐ牡谩摃ǖ牟及?。祝嘉我國著名的書法家?935 年出版《書學(xué)》,填補了中國近代書法史學(xué)的空白。是我國碑學(xué)理論繼清代阮元、包世臣、康有為之后在二十世紀(jì)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更多書法資訊請持續(xù)關(guān)注集大家書法!
今天為大家?guī)碜<螘ㄐ牡?mdash;—論書法的布白。祝嘉我國著名的書法家,1935 年出版《書學(xué)》,填補了中國近代書法史學(xué)的空白。是我國碑學(xué)理論繼清代阮元、包世臣、康有為之后在二十世紀(jì)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更多書法資訊請持續(xù)關(guān)注集大家書法!
畫畫必須講布白,在書法上也很重要,且更為復(fù)雜。就一字有一字的布白,一行有一行的布白,尚有行與行之間的布白——就是全幅的布白。這是字的精神所系,稍有差失,則全幅受其影響,比之繪畫尤為不易遮掩。王羲之說過,失一點,如美人眇一目;失一戈,如壯士折一臂。所以書法上的布白比畫尤難。茲分三點論之。
一字的布白
寫字貴用中鋒,貴勁秀,這還是一點一畫的事,到一字的結(jié)構(gòu)——就是布白,也稱章法,尤為重要。橫平豎直,固是結(jié)構(gòu)上的基本問題,但是方塊字,一個字有一個字的形勢,也就是一個字有一個字的結(jié)構(gòu)。我國的書法,其難在此,其妙也在此(變化多微妙)。王羲之論字有說,兩個字合成一個字的,有左右兩邊的,字不宜闊(如縱字橫字是);有上下兩截的,字不宜長(如峰字巒字是);單不宜小(如口字小字是);復(fù)不宜大(如轟字矗字是);密則勝疏,短則勝長。字的形體,不得上寬下窄;不宜密,密則像疴瘵在身;不宜疏,疏則像落水之禽;不宜長,長則像死蛇掛樹;不宜短,短則像踏死蛤蟆,這都是大忌的。但所主張的仍是一般法則,未嘗說到變化,初學(xué)仍是無法掌握的。至于“橫則正,如長舟之截小渚;豎則直,若春筍之抽寒谷”(王羲之諸說見于韋續(xù)《墨藪》和汪挺《書法粹言》),則又很難以領(lǐng)會了。結(jié)字要多變化,故每逢三畫一樣的,尤須注意。三橫則中畫平而上畫仰大畫覆,形影的右邊,也要變化,不可一致,由長短不同而分別之,第三畫畫要長。這是唐太宗的《論書法》。李陽冰《論筆法》,也有點不變,叫作排棋子;畫不變,叫作排算子;方不變,叫作斗;圓不變,叫作環(huán)。這是說一字的結(jié)構(gòu)要變化,呆板是要不得的。
蔣驥說結(jié)構(gòu)有:一字中有兩直畫相對的,相向相背都可以,但不可一向一背。每一個字,必有一筆為主,余筆是賓,都要相互照應(yīng),為主之畫是最長之畫。他又說,橫畫多的,則分仰畫覆畫,以免相同;直畫多的則分向畫背畫,以構(gòu)成形體,意思是相同的。姜夔《續(xù)書譜》上說,一點的,欲使和畫相應(yīng);兩點的,欲其自相應(yīng);三點的,必一點起,一點帶,一點應(yīng);四點的,一點起,兩點帶,一點應(yīng),這是比較明白的。至于說:
書以疏為風(fēng)神,密為老氣,如佳之四橫,川之三直,魚之四點,書之九畫,必須下筆勁 凈,疏密停勻為佳。當(dāng)疏不疏,反成寒乞;當(dāng)密不密,必至凋疏。
這雖是說變化的原則,實踐時是很難掌握的,還與鄧石如的“字畫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透風(fēng),常計白以當(dāng)黑,奇趣乃出”,一樣不容易知曉。這要多見碑,多臨碑,使理論和實踐結(jié)合起來,就可以領(lǐng)會了。包世臣《答熙載九問》說:
小字如大字,以言用法之備,取勢之遠(yuǎn)耳……大字如小字, 以形容其雍容俯仰,不為空闊所震懾耳 。
又說:
古帖字體,大小頗有相徑庭者,如老翁攜幼孫行,長短參差,而情意真摯,痛癢相關(guān)。
這就是說,只要緊密聯(lián)系,就是兩個合成部分,大小長短差異,不但可以寫得好,而且越見其妙。不過初學(xué)仍要從平正入手,臨寫多了,自然領(lǐng)會到變化的道理。因為我國的方塊字,一個字有一個字的形體,都不相同。同一個字,各碑各大書家的結(jié)構(gòu)必不相同,但各有各的妙處。為了方便起見,初學(xué)的可以一看《楷法溯源》,這本書是文昌潘何初(存)原輯,宜都楊守敬編的,是把古碑上的字雙鉤出來,把相同的字集中在一起,從這里可以比較其結(jié)構(gòu),可以領(lǐng)會到各家都有他的妙處。結(jié)構(gòu)并沒有一定的方法,但確有一個共同的規(guī)律,且大家都嚴(yán)格遵守,沒有違背,像上面所引用的,相互拱揖照應(yīng),疏密得宜的道理。我們見得多了,就自然明白,熟極生巧,無施不可,則上面所說的,也不必謹(jǐn)守。
二
一行的布白
一行間的布白,和全幅的布白,都是以一字的布白為基礎(chǔ)的。字的結(jié)構(gòu)沒有變化,則一行的布白,行與行的布白,就沒法搞得好了。像王羲之的《蘭亭序》,只有三百二十四個字,其中有二十個“之”字,就沒有一個寫相同的,這就是最好的例子。唐以后人的字,結(jié)構(gòu)就過于拘謹(jǐn)了。這當(dāng)然要歸罪于科舉制度,以書法取士的制度,致使千字一律,沒有什么變化的。且有以這樣表現(xiàn)其本領(lǐng)的,就是寫一個字在十幾張紙上,映日看之,仍然一樣,像印出來的;這當(dāng)然是難能了,但不是書法上高妙的地方。我國的書法,從鐘鼎文起,一篇之中字相同的結(jié)構(gòu)必不相同;漢碑也是一樣,像《石門頌》《楊淮表記》《張遷》《安陽殘石》,尤為顯著;六朝碑像《爨寶子》《爨龍顏》《石門銘》《云峰石刻》《瘞鶴銘》等,都是以善變化達(dá)到布白的最高峰?!妒ソ绦颉肥翘粕抽T懷仁集晉右將軍王羲之字而成的,所選的字都很精,但其中尚有少數(shù)為羲之帖中所沒有的,則用兩個字的偏旁湊合而成,那當(dāng)然有些不妙了。且全篇既由集而成,像現(xiàn)在的排印字一樣,左右上下的顧盼,不可能那么相互照應(yīng),血脈相連。因為字也和人們的關(guān)系一樣,一個人站在中間,在動作上、精神上,和前后左右的人,都是有密切聯(lián)系的。
書法上的表現(xiàn)個性,是以草字為最顯著。布白也是以草字變化為最大。但我看《閣帖》上,吳皇象的“急就章”,晉王羲之諸帖梁蕭子云的“出師頌”,陳僧智永的“千字文”,章法雖然很好,但字的大小都相差不遠(yuǎn)。到了唐僧懷素的草字,章法顯然是向前推進(jìn)了一大步。我見他的《自敘帖》,一篇之中,字的大小,相差有至四五倍的,錯綜變化,真是“不可端倪”了。這個必操之至熟,腕力甚強(qiáng),乃能極其妙而不見其弊。后代書家學(xué)之者也不少。我以淺陋,所見不廣,舉其較顯著者,曾得讀明海剛峰(瑞)書其“送余東臺詩”墨跡(照片本),也極狂草之妙。有時二字幾并為一字,而下(或上)一字又常為這二字的二三倍;這一行的字,又常占入上下兩行,精熟變化,若出天然,可謂嘆觀止了。清張庭濟(jì)也喜用此法,不過是施于行書,那又比狂草易得多了??傊@個以精神一貫,血脈相連為第一要素,“氣盛則言之短長,聲之高下皆宜”,寫字也是這樣,氣不滿,則無論如何,是不能把布白做好的。王羲之《題衛(wèi)夫人筆陣圖后》說:
夫欲書者, 先干研墨,凝神靜思,預(yù)想書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 意 在筆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齊平,便不是書,但得其點畫耳。
這也是說章法要多變化,最忌是一個字一個字像算盤子一樣排起來,那就不是藝術(shù)品了。
三
行與行間的布白
行間的布白,也就是全篇的布白。除以各字的布白為基礎(chǔ)外,又要講求一行的布白,行與行的布白,因為全幅是積行而成的哪!一個字以上下來講,是一行的事,以左右講,則又是行與行間的事了。一個字之在一幅間,除首行、末行及橫首排末排的字外,是八面有字的。中間這一個字要與周圍八字相互聯(lián)系,也就是相互映帶,也就是精神上相互照應(yīng)。他們是相互幫助,相互揖讓的,多見古碑,自然領(lǐng)會,在草書上,尤為顯著。所以談布白,也是以草書——尤其是狂草為最高。(當(dāng)然以大書家善書的而言)所以許多書法家藏碑喜歡全幅托裱,或不裱,不愿剪裁裝裱成冊。因為一經(jīng)剪裁,只存了一行的布白,失掉行與行間的布白了。明解縉《春雨雜述·書學(xué)詳說》上有說:
是其一字之中,皆自心推之,有薭矩之道也;而其一篇之中,可無薭矩之道乎 !上字之于下字,左行之于右行,橫斜疏密,各有攸當(dāng),上下連延,左右顧矚,八面四方,有如布陣。紛紛紜紜,斗亂而不亂;混混沌沌,形圓而不可破。昔右軍之?dāng)?ldquo; 蘭亭”,字既盡美 , 尤善布置,所謂增一分太長,虧一分太短 ,魚鬣鳥翅 ,花須蝶芒 ,油然粲然,各止其所, 縱橫曲折 ,無不如意 ,毫發(fā)之間 ,直無遺憾 。
總的來說,仍然是布白在善于變化,變化要做到自然,要四面八方相互照應(yīng),要像人的相互拱揖,情意真摯,不使同床異夢,并肩相摩,不可太寬,也不可太密,恰到好處,乃是上乘。蔣驥《續(xù)書書法》上也說:
篇幅以章法為先,運實為虛,實處俱靈, 以虛為實,斷處俱續(xù)。觀古人書,字外有筆、有意、有勢、有力,此章法之妙也?!队癜媸小?,章法第一。從此脫胎,行草無不入彀。若行間有高下疏密,須得參差掩映之跡。
這個也是鄧石如計白當(dāng)黑,疏可走焉,密不透風(fēng)的說法,也離不了變化兩個字,最忌的是像排算盤子。但基本問題是筆畫有力有勢,這又要腕力強(qiáng)。畫不得勁,則精神又無所寄托,所以說布白,不能不談到筆力了。再引包世臣《藝舟雙楫》來說吧!
每三行相并至九字,又為大九宮,其中一字即為中宮, 必須統(tǒng)攝上下四旁之八字,而八字皆有拱揖朝向之勢, 逐字移看, 大小兩中官,皆得圓滿,則俯仰映帶,奇趣橫出矣。
這還要具體些。就是每三行為一組,且從三行中橫切三行,就得九個字為大九宮,而每一個字為小九宮。除首末二行及上下二橫排之字外,每個字都是中宮,都要和八面的字聯(lián)系,如上面所說的,其氣乃充滿,其趣乃橫生,始極書法之妙。
總之,書法有“字中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間之布白”,為三布白。在原則上是相互聯(lián)系,在形勢上是千變?nèi)f化,沒有相同的。一字的變化主要跟八方的字(大九宮)聯(lián)系而變化,一行的字要跟上下兩行的字而變化,——行與行的關(guān)系而變化。所以一字一行全幅,章法就不可能相同。就使文字相同(像同為一首詩、一段文章),也會因人而異,因紙的長短大小而異,所以布白就不要能有相同的了。這個在于各人的熟練深思,隨機(jī)應(yīng)變,乃能極變化之妙,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又不可以言語形容了。
集大家書法是廈門頂點軟件開發(fā)的書法軟件app,集合了眾多書法家作品,收集了近千名書法大家作品,用戶可以隨時查詢在線學(xué)習(xí),集大家書法是書法愛好者必備應(yīng)用。若您需要定制書法軟件、app開發(fā),歡迎前來咨詢。
電話(微信):18020730588
QQ:1039899831
地址:廈門集美軟件園三期A03棟504單元
聯(lián)系人:賴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