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習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很多人都知道,早年的啟功以國畫出名,而字比較難看。有人要收藏他的畫,當面告訴他不要題款,得請另外書法好的人題款字。啟功感覺很沒面子,從此發(fā)奮圖強苦練書法。啟功不一次地公開說,他最受益的書法練習方法不是求人指導斧正,主要靠他自己摸索的辦法。想了解更多書法相關干貨內(nèi)容,請持續(xù)關注“集大家書法”!
很多人都知道,早年的啟功以國畫出名,而字比較難看。有人要收藏他的畫,當面告訴他不要題款,得請另外書法好的人題款字。啟功感覺很沒面子,從此發(fā)奮圖強苦練書法。啟功不一次地公開說,他最受益的書法練習方法不是求人指導斧正,主要靠他自己摸索的辦法。想了解更多書法相關干貨內(nèi)容,請持續(xù)關注“集大家書法”!
有人他愛寫篆書,他就說,你要學寫字,你必須好好地先學篆書。他說了一套,什么什么碑,什么什么帖,應該怎么學。又碰上一個人,他是學隸書的,他告訴你隸書應該怎么怎么寫。還有人專講究執(zhí)筆的,說你的手長得都不合適,這手必須怎么怎么拿這個筆。
還有說你這腕子懸不起來。怎么辦呢,拿手摸摸我的腕子,究竟離開桌子沒有,懸的多高了。諸如此類,真是什么樣情況都有,我聽起來就很難一一照辦了。
比如我請教過五個人,這五個人我拼湊起來,他們結(jié)論并不一樣,有的說你應該先往東,再往西,有的說你先往北,后往南,各種各樣的說法。我寫得了字請人看,又一個樣了,說你這一筆呀應該粗一點,那一筆應該細一點兒,那一筆應該長一點,那一筆應該短一點兒。那我趕緊就記呀,用腦子記。當時他也沒拿筆給我畫在紙上。我聽了之后,回家再寫的時候,有時,我也忘了哪點兒粗,哪點兒細。還有呢,說了許多虛無飄渺的話,比如說你的字呀得其形,沒得其神。哎呀,忽么才得神呢?
我真是設法子知道這神怎么就得。我覺得形還好辦,它寫得肥一一點兒,寫得瘦一點兒.形還有辦法;神呢,沒有形,光有神。這樣說得我就十分的渺茫了,一點辦法沒有了。后來我就因為得到的指教全不一樣。我也沒辦法了。我聽多了有一個好處,我發(fā)現(xiàn)多少名家,他們都沒有共同的一個標準,是都要怎么樣。我覺得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愛好,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習慣。他都是以他的習慣來指導我,并且說得非常玄妙。那我就更迷糊了。
后來,我得到一個辦法,我把我寫的字貼在墻上,當時我貼的時候 ,我總找,今天寫十張字,里頭有一兩張自己得意的自己滿意的,把它貼在墻上。過了兒天再瞧,哎呀,就很慚愧了。我這筆寫得非常難看,不得勁。我假定這筆往下或者抬一點,粗一點或者細一點,我就覺得調(diào)意了。我就拿筆在墻上把這字糾正了,描粗了或改細了,這樣子自己就明白了。后來,我就一篇一篇地看,這一篇假定有十個字,我覺得不好,這里頭可取的只有一兩個字,我就把這一篇上我認為滿意的那一兩個字剪下來貼墻上。看了看,過了幾天,就偷偷地把這兩字撤下來了。過些天,又有滿意的又貼上。再過些天,又偷偷地撤下來。這個辦法比問誰都強。假定王羲之復活了,顏真卿也沒死,我比問他們還強呢。
那怎么講呢? 他們按照他們的標準要求我,不如我按照我的眼光來看,我滿意或者我不滿意。從前有這么兩句話:“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做文章是千古的事情,有得有失,別人不知道,我自己心里明白。那我套用這兩句話,寫字也是千古事,好壞自家知。這個東西呀,你問人家是沒有用的,不如自己,求人不如求己。
臨帖也是一樣,我臨完這個帖,我寫得這個字是臨帖出來的,我就把我臨的這本帖,跟墻上我寫的那個字對著看,可以看出來許許多多的毛病。那么,我再按照在墻上改正字的毛病的經(jīng)驗,哪兒好哪兒壞,重新寫一遍。這個時候,我所收獲,那比多少老師對面指導,所得到益處多得多。這個事情是我自己得到的一個經(jīng)驗,我也很有把握,經(jīng)過實踐是有益處的、有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