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習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書法在古代積累了大量的優(yōu)秀作品,同時也積累了后世文人的一些解讀和歸納,大家在不斷的探討和建立一種學術體系,同時也在不斷衍生相應的教學體系。在現(xiàn)在,書法已經變成了一個多元的文化認知系統(tǒng),除了實用性的書技,藝術性的書藝,也有學術性的書學和教學系統(tǒng)的書教。想了解更多書法相關干貨內容,請持續(xù)關注“集大家書法”!
書法在古代積累了大量的優(yōu)秀作品,同時也積累了后世文人的一些解讀和歸納,大家在不斷的探討和建立一種學術體系,同時也在不斷衍生相應的教學體系。在現(xiàn)在,書法已經變成了一個多元的文化認知系統(tǒng),除了實用性的書技,藝術性的書藝,也有學術性的書學和教學系統(tǒng)的書教。想了解更多書法相關干貨內容,請持續(xù)關注“集大家書法”!
書學——書理研究
書法來源于過去的文字書寫,后來發(fā)展成一門獨立的藝術,并因為其藝術性逐漸積累了技術體系,審美體系,在時間的長河中,由于其記錄文本和記錄情感思維的功能,也逐漸記累了文化性。
書法的書寫者在過去多是文人學者、思想家、甚至政客,書法成為他們正業(yè)之外主要的“余事”,除了書寫,他們也漸漸開始了對書法系統(tǒng)本身的研究,對書法進行一些學理性的探討。我們看現(xiàn)在流傳下的書法理論,除了一些是書寫的感受記錄,更多的是對書法進行系統(tǒng)梳理,形成一個豐厚的“書學”系統(tǒng)。
書學是對過去古代的書法財富的梳理和整理,諸如對書法流派的分野,如李瑞清所說:
書學分帖學、碑學兩大派,阮云臺相國元,以禪學南北宗分之:帖學為南派,碑學為北派。何謂帖學?簡札之類是也;何謂碑學?摩崖、碑銘是也。
通過對書法系統(tǒng)的梳理,將不同的書家對應到不同的書法學術流派概念中去,同時也對技法和風格進行了分類,這使我們對于繁雜的書法內容得以方法途徑去逐一理解和把握。同時,書學也致力于書法理念和書法史的整理,讓我們對書法的認識更加清晰而有條理。
書學對書法審美的研究也非常突出,這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書法美學特征。許多學者參與書法美學的構建,對于如何看待書法之美發(fā)出自己的觀點,并在不斷討論和辯論中豐富著書法美學的內涵。
由于古代書法的書寫者大多并非是民間百姓,而是學者思想家,故而,書法的風格也和社會思潮密切相關,書法的觀點往往也是其思想態(tài)度的重要側面。最典型的是康有為。他在《廣藝舟雙楫》中提出“尊碑”之說,大力推崇漢魏六朝碑學,對帖學一系作全面否定。
康有為大肆鼓吹“尚碑”意識,造就一代新風,提出“卑唐”,對唐代書法進行否定,這種略顯偏激的書法美學態(tài)度,正和他作為社會改革家的態(tài)度和思想印合,或者可以這樣說,康氏也是在書法美學領域提出了書學改革的論調。
書教——書以授業(yè)
書法的教學體系,稱之為“書教”,即突出書法的教育功能。從古至今,書法的教學就是非常重要的。張懷瓘在《書斷》中說:
籀文:周太史史籀所作也。與古文大篆小異,后人以名稱書,謂之籀文?!镀呗浴吩唬菏肤φ撸軙r史官教學童書也。
張華云:“胡昭善隸書,茂先與荀勖共整理記籍,又立書博士,置弟子教習,以鐘胡為法,可謂宿士矣。”
以上三則,我們可以看出書法的教學歷史源遠流長,既有官方的教學也有民間的傳授。書法更多是口傳心授,如衛(wèi)夫人傳授王羲之筆法,張旭傳授顏真卿。雖然感知的傳授的確需要人傳人,但是更多的問題是古代資源極其匱乏,所以,古人也在盡量設法豐富教學素材。
唐代和尚釋懷仁集王羲之書法,以唐太宗文章為內容而成《圣教序》,成為書法的經典教材。大大解決了很多人見不到王羲之書法的問題,這本字帖相當于是王羲之行書的匯編,通過臨《圣教序》就可以有效率的了解王羲之筆法,故而千百年來臨習者無數。
古代書法的最經典教材,莫過于《千字文》了。《千字文》在后來多是教授孩童識字,而其實在最早則是書法的經典教材。梁武帝讓周興嗣集王羲之書法而成一千個不同字組成的韻文,目的如同《懷仁集圣教序》,讓人更有效率的學習王羲之書法。
《尚書故實》記載:梁周興嗣編次《千字文》而有王右軍者,人皆不能曉。其始乃梁武教諸王書,令殷鐵石于大王書中榻一千字不重者,每字片紙雜碎無序,武帝召興嗣為曰,“卿有才思,為我韻之。”興嗣一夕編綴進上,鬢發(fā)皆白。而賞錫甚厚。
右軍孫智永師自臨八百本散與人外。江南諸寺,各留一本??梢姡蚯ё治亩鴮W王羲之書法的人應該不少,除了梁武帝,王羲之的后人隋代智永和尚相傳也臨寫了八百本流傳,我們現(xiàn)在能看到的智永墨跡《真草千字文》,依然是現(xiàn)代很多書法愛好者的學習典范。
在智永之后,還有很多書法家參與了《千字文》的創(chuàng)作,這使《千字文》成為了書法史中書寫頻率最高的經典,幾乎所有書法名家都曾寫過千字文。唐代歐陽詢所傳的《千字文》就有四種,其他名家書寫更是數不勝數,而且各種字體都有。點擊文章下方鏈接,可參看歷代名家所寫的各體千字文。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容,感謝觀看。更多書法內容盡在集大家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