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習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據(jù)說,書法是一個很卷的行當:王羲之每天洗筆,搞出了“墨池”;智永在永欣寺里宅了幾十年,寫費了好幾筐毛筆,弄了個“退筆?!?懷素用不起紙,在芭蕉葉上練字,寫禿了一萬多株芭蕉樹......聽了太多這種勵志小故事,小白們或許會想,只要多寫多練,我就是下一個“王羲之”。想了解更多書法相關(guān)干貨內(nèi)容,請持續(xù)關(guān)注“集大家書法”!
據(jù)說,書法是一個很卷的行當:王羲之每天洗筆,搞出了“墨池”;智永在永欣寺里宅了幾十年,寫費了好幾筐毛筆,弄了個“退筆冢”;懷素用不起紙,在芭蕉葉上練字,寫禿了一萬多株芭蕉樹......聽了太多這種勵志小故事,小白們或許會想,只要多寫多練,我就是下一個“王羲之”。想了解更多書法相關(guān)干貨內(nèi)容,請持續(xù)關(guān)注“集大家書法”!
于是,小白們將初期無處發(fā)泄的熱情匯聚成了一個字“寫”,可是你確定不來點理論指導(dǎo)嗎?
學書法離了理論知識會怎樣?
學書法當然要寫,但不能撇開理論、悶頭瞎寫,否則會有很多問題。
第一個可能遇到的問題是“學不會”,就算照貓畫虎的“寫”出了大概,也可能只是對著字帖反復(fù)“畫字”,不得筆法。
第二個問題是“聽不懂”,當你拿著自己的作品去向老師、前輩請教,由于你不懂理論知識,對他們說的歷史、術(shù)語都一抹黑,于是他們的指導(dǎo)成了對牛彈琴,你也很難進步。
第三個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是“易跑偏”,不了解前人總結(jié)的理論知識,一個人在家“閉門造車”,幾乎必然會在審美上翻車。
一條腿走路最大的問題是容易誤入歧途,用大老師的說法就是會導(dǎo)致“審美素質(zhì)”低下,除了四大楷書,很難欣賞別的書法類型。
為什么需要學習書論?
清人朱和羹在《臨池心解》中說:“臨池之法,不外結(jié)體,用筆……茍非多閱古書,多臨古帖,融會于胸,未易指揮如意也。”
“多閱古書”是在“多臨古帖”之前的,如果沒有理論知識,上來就是寫,很容易變成單純手熟的“老干部體”。
就像武俠小說里的主角不可能扎20年馬步就成一代宗師,總需要“降龍十八掌”、“乾坤大挪移”一類的“秘籍”。
書法同樣如此,想要成為書法界的“高手”,除了“手熟”外同樣離不開書法理論的支持。
明人解縉在《春雨雜述·學書法》中提到“學書之法,非口傳心授,不得其精”,回顧書法史,能寫出名堂的多是有機會得到口傳心授的人,比如王獻之是王羲之的兒子,虞世南是智永的外甥,都有書法家親戚。
我們一般人,或許沒法像王獻之、虞世南那樣借由長輩的口傳心授來學習書法,至少應(yīng)該從諸多被公開的古代書法“秘籍”中學習運筆、筆法、結(jié)字、執(zhí)筆等技巧知識。
理論與實踐并不是選擇題
作為一名書法小白,在書法學習的過程中除了對技法去反復(fù)練習外,書法理論同樣是前進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必修課”。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nèi)容,感謝觀看。更多書法內(nèi)容盡在集大家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