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習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宋曹在《書法約言》中說:“學書必以古人為法,而后能悟生于古法之外也。悟生于古法之外,而后能自我作古、以立我法也?!比牍啪褪且鶄鹘y(tǒng)、深入學習古人書法。想了解更多書法相關干貨內容,請持續(xù)關注“集大家書法”!
宋曹在《書法約言》中說:“學書必以古人為法,而后能悟生于古法之外也。悟生于古法之外,而后能自我作古、以立我法也。”入古就是要扎根傳統(tǒng)、深入學習古人書法。想了解更多書法相關干貨內容,請持續(xù)關注“集大家書法”!
不僅要懂得古人的筆法和墨法,更重要是要通過臨摹、體會并融會貫通,用心去體悟書寫之道和自然之道。
這些都要經過大量的臨摹,技法訓練并用心體會才會有所得。
從側面體現(xiàn)出書家對傳統(tǒng)書法藝術的學習態(tài)度和掌握的深度、廣度。
雅
清人劉熙載在《藝概》中概括說:“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書法有雅俗之說。
黃賓虹也曾說“藝有百病,常病皆可醫(yī),唯俗病難醫(yī)”。
書法如何達到雅的境界?我以為無外乎三條途徑:一曰做人,二曰讀書,三曰追摹古賢。
所謂做人,也就是古人所說的修身。
所謂讀書,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
因此,可能有不善書法的讀書人,但決沒有不讀書的書法家。書法是一種以漢字為載體,以筆墨為手段,以性情為靈魂的藝術形式。
因其具有極強的民族性,所以更注重傳承。
未有不臨摹古人而成書法家的,不古必不雅。也體現(xiàn)了一個的修養(yǎng)與層次。
靜
王筠句讀:“采色詳審得其宜謂之靜”。審美之“審”字的本義是——色彩思維,或視覺思維。
因此,“靜”的原意不是安靜,而是:色彩安排很合理,很有章法。靜的本意是不爭,不爭則能知足常樂。不爭意味著不貪求名利,順守自然。
“靜”的引申義是指一種悠遠的境界,寧靜可以致遠,可以獲得智慧靈感;
一個靜字,蘊含了古人圓融通達的智慧,更讓我們感念到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
有哲人云:“有求皆苦,無欲則剛”,如果能不爭,心就能靜,靜是一種安詳平和之態(tài),是一份怡然自得。
所以古人贊賞:靜居則安。
這大概也是養(yǎng)生學主張的觀點。體現(xiàn)了人處世的一種泰然心境。
正
唐柳公權有“心正則筆正,乃可為法”之說。
歐陽修以為:“顏公書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嚴尊重,人初見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愛也。其見寶于世者有必多,然雖多而不厭也。”
正,也是現(xiàn)在所倡導的正能量,是中國書法的靈魂。
學習書法,當以陶冶性靈為宗旨、以正本清源為要義,立正義、揚正氣、弘正法、見正藝、行正道。
也是書家社會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的集中體現(xiàn)。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容,感謝觀看。更多書法內容盡在集大家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