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xué)習(xí)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我們常說"書畫”,即書法與繪畫,二者本是同源,其相通性對研習(xí)者而言可謂一個有趣而復(fù)雜的問題。在書史中,象形的觀念又流淌在傳統(tǒng)書家的意識里,不論是“龍?zhí)扉T,虎距鳳闕”還是“清風(fēng)出袖,明月入懷”,所有的字也都離不開畫的依托,這是字的“相”。
我們常說"書畫”,即書法與繪畫,二者本是同源,其相通性對研習(xí)者而言可謂一個有趣而復(fù)雜的問題。在書史中,象形的觀念又流淌在傳統(tǒng)書家的意識里,不論是“龍?zhí)扉T,虎距鳳闕”還是“清風(fēng)出袖,明月入懷”,所有的字也都離不開畫的依托,這是字的“相”。
發(fā)掘書法與繪畫相通之處,大者在意境,小者在筆法,從技法和欣賞方面入手,不失為個好方法。
書畫技法
有人曾試圖把古代論述書法的文章里有關(guān)技法的觀點代入到西方的繪畫作品中找其對應(yīng)關(guān)系,意外的發(fā)現(xiàn),有其奇妙之處。
一、關(guān)于陰陽對比
“書要兼?zhèn)潢庩柖?。大凡沈著屈郁,陰?奇拔豪達,陽也。
畫有陰陽。如橫則上面為陽,下面為陰;豎則左面為陽,右面為陰。惟毫齊者能陰陽兼到,否則獨陽而已。
——劉熙載《書概》
書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生焉。
—— (傳) 蔡邕《九勢》”
這三句話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寫字要有陰陽之變。什么是陰陽?就是對比關(guān)系,比如我們看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中的一頁:
一共三組箭頭,“井”字中,左邊的豎撇是彎曲的,右邊的豎是直挺的,而且左邊豎撇短,右邊豎長;
“而”字中,左邊的短豎是正的,右邊橫折鉤的短豎是斜的,左邊短豎長,右邊的短,左邊的豎細,右邊的豎粗;
“幾”字,上面有兩個“幺”,仔細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左邊的寬,右邊的窄 。
這些加粗的反義詞,就是一組組對比關(guān)系,在寫字時,要盡量給相似的部分賦予這種對比關(guān)系,有了這些對比,字就有了陰陽兩面,也就會在視覺上讓人感覺更豐富。
⇒這種陰陽對比的方法,在繪畫中也能找到:
關(guān)于名畫列賓的《意外歸來》,在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作者有意制造的,如《九成宮》中的一些陰陽對比:
墻面和地板是整個畫面中最大的兩個平面,作者在處理這兩個平面時,有意地加入了很多對比關(guān)系,比如地板用長線畫出縫隙,墻面則畫上有細小花紋的墻紙,形成了線與點的對比;
地板用較單純的色彩和長直的筆觸,墻面則用多變的顏色和細小的筆觸,形成了平整和細碎的對比。
再看這兩個椅子,同為背向觀眾的情況下,左邊的角度更斜,右邊的角度偏正;
左邊的椅子畫上了椅套,給人柔軟、厚重的感覺,右邊的椅子則凸顯木制的質(zhì)感,給人平滑、硬邦邦的感覺;
左邊的椅子是方形的,線條大多是直線,右邊的椅子偏圓,弧線居多。
二、關(guān)于主次之別
畫者必有主峰,為諸鋒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筆,為余筆所拱向。主筆有差,則余筆皆敗,故善書者必爭此一筆。
——劉熙載《書概》
劉熙載認為,寫字要有主次分別的概念,一個字里邊是有主筆的:
《多寶塔碑》中的“之”字由四筆組成,最后一筆捺,就是整個字的主筆,可以看到其他三筆長度很短,給最長的捺以襯托,同時上面三筆聚在一起,形成緊收的態(tài)勢,給主筆留出充分的空間達到疏朗的效果。
《自由引導(dǎo)人民》中,主次之別很明顯——“女主”最高,三個站立男人的朝向、目光都匯聚在她頭頂(用三個箭頭標注后非常明顯),另外,作者還把整個畫面中最強烈的黑白對比關(guān)系放在了“女主”的上半身和背景天空的對比,非常吸睛。
書畫欣賞
其實對作品的欣賞也是建立在技法層面之上的,只是更重視每一個筆畫、每一個形象所傳達出的感受,著眼點更加抽象。
《張遷碑》和《曹全碑》都是漢代隸書作品,前者線造型偏方,線條偏直,后者造型偏扁,多用曲線。把兩者放到一起時會發(fā)現(xiàn),方直的風(fēng)格會給人硬朗、爽利的感覺;彎曲的線條雖然看著柔軟,卻會讓人感到其中有一股掰不斷的“韌勁”。
書法中的方直或圓曲,在表達力量感時各有各的方法,并不是簡單的方直就比圓曲更有力。這一點在繪畫中也有體現(xiàn),或者說比書法更為直觀:
同為裸女像,畢加索畫的這張多用直線,線條相接處也都有意處理成方硬的角;馬蒂斯則用長長的弧線,轉(zhuǎn)角多處理成圓曲的,但是后者在表達力量感的表現(xiàn)上不輸于前者,反而比前者多一份厚重,與《曹全碑》的“韌勁”類似。
完成一幅書法作品的關(guān)鍵在于經(jīng)營整張紙的黑和白,不同的經(jīng)營手段會形成不同的觀感——可以像《宣示表》那樣字和字之間留出很大的空間,把子字寫小,形成洞達的效果;也可以像《熹平石經(jīng)》那樣,把字撐大,壓縮字之間的距離,形成茂密的效果。
結(jié)語
其實書畫同源有很多重的意義和解釋,這也是傳統(tǒng)思想很有意思的地方,但最終別人說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體悟的是什么,體悟了多少,陳繼儒說書畫是“禪家一合相”,這對于修禪又懂書畫的人來說才能體悟他話中的意義,但對于其他人,語言反而是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