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xué)習(xí)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隨著書法越來越受到朋友們的喜愛,身邊的很多小伙伴也逐漸開始加入書法的行業(yè)。但是習(xí)書法的時間越久,就容易出現(xiàn)止步不前的狀況。結(jié)構(gòu)和章法已經(jīng)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但總覺得很難有突破,更找不出原因。所以,我總結(jié)了四個口訣和五個法則,希望能夠給大家?guī)硪恍┲笇?dǎo)和幫助。更多書法內(nèi)容盡在集大家書法!
隨著書法越來越受到朋友們的喜愛,身邊的很多小伙伴也逐漸開始加入書法的行業(yè)。但是習(xí)書法的時間越久,就容易出現(xiàn)止步不前的狀況。結(jié)構(gòu)和章法已經(jīng)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但總覺得很難有突破,更找不出原因。所以,我總結(jié)了四個口訣和五個法則,希望能夠給大家?guī)硪恍┲笇?dǎo)和幫助。更多書法內(nèi)容盡在集大家書法!
一、口訣篇
1、心境
心境要閑靜。如何會閑靜呢?由于胸?zé)o凝滯,無名利心。換句話說,便是沒有與世爭衡、傳之不朽的存心――不單單是沒有雜事、雜念打擾的說法。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心不知手,手不知心的境界。心緣靜而得堅,心堅而后得勁健。臨池之際,心境關(guān)系可真不小。
2、神韻
神韻由于胸襟胸襟須恬澹、高曠。恬澹高曠的人,獨往獨來,能夠不把得失毀譽擾其心曲,自舒機軸,從容不迫,肆應(yīng)裕如。我們可以想像諸葛武侯,他羽扇綸巾的風(fēng)度如何?王猛捫蝨而談的風(fēng)度如何?王逸少東床袒腹的風(fēng)度如何?神韻又是從無所謂而為來的。宋元君解衣槃礴,嘆為是真畫士;而孫過庭以“偶然欲書”為一合;“情怠手闌”為一乖,其故可思。
有人說:神韻是譬如一個人的容止可觀,進退可度。大致果然不錯,但那個可觀可度,我看正不免見得矜持,還不夠形容一個人的逸韻。譬如館閣體的好手,不能說不是可觀可度,然而終不是書家,因為其中有功名兩個字。孫過庭說:“心不厭精,手不忘熟。若運用盡于精熟,規(guī)矩諳于胸襟,自然容與徘徊,意先筆后,瀟灑流落,翰逸神飛。”所以能瀟灑流落,翰逸神飛,也就是因為胸中不著功名兩字。
3、性情
性情要靈和。緣何得靈和呢?講到靈字,便聯(lián)想到一個“空”字。譬如鍾鼓,因為它是空的,所以才能響;如果是實心的話,敲起來便不靈了。和字的解釋是順、是諧、是不堅不柔,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性情的空靈,是以心境的閑靜為前題的。心境的能夠閑靜,猶如鐘鼓,大叩之則大鳴,小叩之則小鳴。
4、氣味
其為由于人品。人品是什么?如忠、孝、節(jié)、義、高潔、隱逸、清廉、耿介、仁慈、樸厚之類都是。古人說:“書者如也。”又說:“言為心聲,書為心畫。”這個如字,正是說如其為人。晉人風(fēng)尚瀟散飄逸,當(dāng)時的書法也便是這個氣味。魯公忠義,大節(jié)凜然,他的書法,正見得堂堂正正,如正士立朝堂模樣。太白好神仙、好劍、好俠,詩酒不羈,他的書法也很豪逸清奇。本來,一種藝術(shù)的成功,都各有作者的面目和特點。面目和特點之所以不同,這是因為各個作品,有各人的個性融合在內(nèi)。試看,同是師法王羲之,為何歐、虞、褚、薛的面目,自成其為歐、虞、褚、薛呢?孫過庭云:“雖學(xué)宗一家,而變成多體,莫不隨其性欲,便以為姿。”就是這個道理。
二、法則篇
1、字體形象舒服而上下平穩(wěn)。
王羲之說:“寫字的形象與氣勢不能上面寬而下面窄,如果這樣重與輕顯得不相配。字畫和字間的空白布置應(yīng)該遠近均稱,上下合適。自然就會平穩(wěn)起來。
2、字的輕重要平衡,左右要均稱。
歐陽詢說:“開始學(xué)寫字的人先要立意字的大體形象,橫評豎直的安排。對于筆畫之間的空白安 排,務(wù)必均勻整齊。”
3、疏密符合,瘦硬得體。
歐陽詢說:“四面安排均勻,八遍都具備所需。短的長的合乎法度,(高的矮的比例恰當(dāng))粗的細的字畫要折中適度。”
4、以奇形的體勢表現(xiàn)出方正的結(jié)果,還要內(nèi)外相稱
明代書法家董其昌說:“寫字須要有出奇的放蕩瀟灑,常出新鮮的字體景色。以新奇的手法完成正統(tǒng)的字體表現(xiàn),不主張用舊的墨守陳規(guī)。”
5、寫字連續(xù)不同而有所變化。
唐代書法理論家孫過庭說:“在有很多筆畫同時使用時,其形狀各有不同的地方。很多點畫齊放在一起,體勢互相沖突違背。(如蒸字下面的四點水的體勢就是這樣)。”
唐代書法理論家張懷瓘說:“仰面倒下的仰著相同向的或者是相背著的,就是兩字并為一字的。必須要求點畫上下倒而仰著的,有離開或合并的體勢。就象魚身上的鱗羽一樣,互相連接又編排有次序,而又看上去不整齊。就是說象魚物的鱗羽有參差而又整齊的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