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習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米芾的書法,宗法于“二王”,遍習晉唐諸名家?!端问?本傳》說:“米芾特妙于翰墨,沈著飛翥,得王獻之筆意?!彼畏冻纱笠舱f:“米禮部行草正用大令筆意,稍跌宕遂,自成一家?!泵总离m然推崇王羲之,但在論及王獻之的書法時,卻說:“子敬天真超越,豈父可比也,”題贊《中秋帖》謂:“藐百川,會北海。人那知,冠千載?!备鄷▋?nèi)容盡在集大家書法!
米芾的書法,宗法于“二王”,遍習晉唐諸名家?!端问?本傳》說:“米芾特妙于翰墨,沈著飛翥,得王獻之筆意。”宋范成大也說:“米禮部行草正用大令筆意,稍跌宕遂,自成一家。”米芾雖然推崇王羲之,但在論及王獻之的書法時,卻說:“子敬天真超越,豈父可比也,”題贊《中秋帖》謂:“藐百川,會北海。人那知,冠千載。”更多書法內(nèi)容盡在集大家書法!
米芾對獻之的評價比羲之更高。米芾服膺王獻之,并且心儀手追這種“天真超逸”的意趣。稱大令十二月帖,運筆如火箸畫灰,連屬無端末,如不經(jīng)意,所謂‘一筆書’,天下子敬第一帖也”。《大觀錄》謂:“書法古厚,墨彩氣韻鮮潤。但大似肥婢,雖非勾填,恐是宋人模仿,一般認為元章所臨無疑。故有史稱“米芾行草入大令室”。
米芾既善于學古,也善于思考,更重于創(chuàng)新,反映出他強烈的書法革新之心聲,而且不乏有許多書論思想。
曾有說獻之學書,王羲之從后掣其筆不得。米芾認為,實際則把筆太緊,運筆不能虛靈。米嘗謂“世人多寫大字時,用力促筆,字愈無筋骨神氣,作圓筆頭如蒸餅,大可鄙笑。”故“把筆輕,自然手心虛”。為世人認可 。
米芾還有一個觀點:“石刻不可學,但自書使人刻之,已非己書也。故必須真跡觀之,乃得趣。”但古人真跡,那能人人得而習之,雖在理,實難做到。
他還有一句狂言:“一洗二王惡札,照耀皇宋萬古!” 其實,他自己的書法,每每有惡札之筆。
米芾說:“小字展大令,大字促令小,”是張顛教顏真卿謬論。其實,究竟誰說的正確,是有待商榷的,也許是顏真卿、米芾兩人表達的并非一個意思。
米芾的書論思想,有些是書法的經(jīng)典理論,有些是值得推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