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_国产综合色在线精品_国内自拍真实伦在线视频_2021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_永久免费av无码不卡在线观看

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習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集字書法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集字書法 掃一掃下載書法APP

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資訊 > 藝術評論

薛永年:中國畫之美(圖文)

0 2022-09-13 11:34:31

摘要:  一、不似之似

對于“不似之似”,齊白石的說法是“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本質是中國畫對象形、形似的超越。現(xiàn)實中蝦的眼睛是圓點,

一、不似之似
 
對于“不似之似”,齊白石的說法是“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本質是中國畫對象形、形似的超越?,F(xiàn)實中蝦的眼睛是圓點,而在齊白石的畫中,蝦的眼睛變成兩個“直道”。他不是在畫蝦的眼睛,而是在畫蝦游動時眼睛在閃光的感覺,這樣顯得更生動更傳神。你說它不像,實際更像。

薛永年:中國畫之美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北宋 范寬《溪山行旅圖》絹本墨筆 立軸 206.3×103.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山水畫也是,宋代畫家范寬的《溪山行旅圖》是在山腳下描繪的,但山上的樹林卻描繪得非常清楚,在山下根本看不見,這需要提升視點才能看到。可見,范寬描繪這幅畫并沒有固定在一個立足點,而是不斷地移動視點,當然不是實際的移動,是想象中的移動。這幅畫中所描繪的景象在真實生活中不可能存在,跟實際景象拍攝出來的圖片絕對不一樣。

薛永年:中國畫之美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薛永年:中國畫之美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宋 范寬 《溪山行旅圖 》局部

似與不似之間,還可以表現(xiàn)為“語帶雙關”,清初畫家梅翀《松芝圖》中的松樹,既像松樹又像山,但又都不完全像。如果看作松樹,則松枝是一邊倒的 ;如果看作一座山,“松枝”則是山的脈絡紋理,畫家是用視覺的“語帶雙關”的形式,來表達壽比南山不老松的祝壽美意。這是一個特例,此類作品不太多,但對我們很有啟發(fā)意義。

薛永年:中國畫之美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梅清《黃山圖》軸 縱183.8厘米,橫48.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二、舍形悅影

中國畫特點之一是舍形而悅影,就是從投影的啟示來把握對象。元代畫家顧安擅長畫竹,說是得自唐代畫家蕭悅觀墻上竹影而得畫竹的啟發(fā)。歷史上有很多記載都是在畫影子,而不是在畫形。比如陳淳《白陽集·墨牡丹詩序》中說:“甲午春日,戲作墨本數(shù)種。每種戲題絕句,以影索形,模糊到底耳。”他講的就是通過形來找影子,再通過影子來把握形,要模糊地把握對象。

薛永年:中國畫之美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宋 文同《墨竹圖》 絹本水墨 縱131.6厘米,橫105.4厘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代畫家徐渭在《徐文長集畫竹》也說道 :“萬物貴取影,寫竹更宜然。”清代鄭燮有一段《板橋題畫》非常生動 :“余家有茅屋兩間,南面種竹,夏日新篁初放,綠蔭照人,買一小榻其中,甚涼適也。秋冬之際,取圍屏骨子,斷去兩頭,橫安以為窗欞用勻薄潔白之紙糊之。風和日暖,涼蠅觸窗紙上咚咚作小鼓聲,于時一片竹影零亂,豈非天然圖畫乎?凡吾畫竹,無所師承,多得于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20 世紀以來,我們對古代傳統(tǒng)畫作的認識有些是片面的,中國傳統(tǒng)有時候被遮蔽,所以我們在力求建立傳承體系時,有時候還要挖掘傳承。

薛永年:中國畫之美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鄭變 《仿文同竹石圖》 紙本水墨 縱208.1厘米,橫107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三、程式語匯

中國畫的另一個特點是程式化。中國畫的圖像是程式化的,是對應物象的符號,不是如實描寫。聞一多先生曾講過,中國畫是提示性的,通過意會就能達到目的,比如畫竹從程式入手,程式用活了,修改程式變成自己的語匯,就有了自己的特點。中國畫程式的形成,一方面是對應物象的圖式,另一方面是按照一定的程式來操作。

薛永年:中國畫之美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齊白石《自秤圖》

四、奧理冥造

中國畫還有一個特點是奧理冥造。奧理冥造為北宋沈括所言,就是說要大膽的想象與幻化。齊白石《自秤圖》中,一只小老鼠跳到一桿秤的秤鉤上,似乎想稱稱自己的重量,奇怪的是,上面的秤繩不知由誰來提,秤砣不知由誰挪動使之平衡。畫中的圖像其實是齊白石的想象,通過想象來調侃小老鼠 :你這只小老鼠偷油吃,偷糧食吃,不要自以為有什么了不起的,你到底有多大分量,不妨自己來稱一稱。所畫內(nèi)容在現(xiàn)實中并不存在。

薛永年:中國畫之美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八大山人《魚》

再說一個大膽想象幻化的例子。清代黃慎的《瓜月圖》中,瓜藤上的西瓜是切好的一牙西瓜,旁邊題詩:“剖開天上三秋月,飛作人間六月霜。”說的是,夏天天氣很熱,晚上如果剖開一個像月亮一樣的西瓜,吃到嘴里一定會很涼快。

再看八大山人的《魚鳥圖》,說是鳥,但有魚的尾巴 ;說是魚,又有鳥的翅膀。對此可以有兩種解讀。一是八大山人作為明宗室后代,明代滅亡對他來說可謂國破家亡,清初又實行極端民族政策, “留頭不留發(fā),留發(fā)不留頭”,八大山人這樣的前朝王孫,只能出家做和尚,意為不留頭發(fā),并不是承認清代政權。從這個角度理解,他經(jīng)歷了跌宕起伏的身世悲劇,內(nèi)心非常悲涼,如果想到“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這句古詩,會感到海再闊,魚也沒法躍 ;天再高,鳥也沒法飛。再一種則從大的禪僧身份來索解,意在不執(zhí)著一物 :魚和鳥是可以轉化的,這件作品的題跋就是引用了莊子的《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這種大膽的想象,也并非憑空而來,而是有文獻典籍的依據(jù)。

薛永年:中國畫之美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齊白石《蛙聲十里出山泉》 中國美術館藏

五、仿佛有聲

中國畫還講究“仿佛有聲”,即視覺的轉化。齊白石的《蛙聲十里出山泉》,通過畫水里游來的蝌蚪,表現(xiàn)遠處的蛙叫,用視覺形象表現(xiàn)聽覺的感受。這是一幅作家與畫家合作的作品,是作家老舍先生命題請齊白石所畫,老舍寫信說 :“蛙聲十里出山泉,查初白句。蝌蚪四五,隨水搖曳,無蛙而蛙聲可想矣。”齊白石根據(jù)老舍的意思畫了這幅畫。中國畫不僅要表現(xiàn)畫外意、象外意,還要表現(xiàn)視覺以外的其他感覺。俞成《螢雪叢說》言 :“徽宗政和中,建設畫學,用太學法補試四方畫工,以古人詩句命題,不知倫選幾許人也……又試‘踏花歸去馬蹄香’,不可得而形容,無以見得親切。一名畫者,恪盡其妙,但掃數(shù)蝴蝶飛逐馬后而已,便表馬蹄香出也。”這位畫家通過視覺表現(xiàn)了嗅覺。錢鐘書在《通感》中說道:“在日常經(jīng)驗里,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口、鼻、身各個官能的領域可以不分界限。顏色似乎有溫度,聲音似乎會有形象,冷暖似乎會有感覺,氣味似乎會有體質。”近年來,有學者就指出中國詩歌講究通感,我覺得在現(xiàn)代藝術創(chuàng)作中也可以發(fā)揮通感的作用。這也是一個好的傳統(tǒng)。

薛永年:中國畫之美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宋   佚名《水仙圖》 絹本  24.6cmx26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六、比興如詩

中國畫追求詩歌一樣的比興手段,重視儒家的比德思想。五代荊浩就在《筆法記》中以儒家“比德”的思想賦予松樹人文精神。宋代《宣和畫譜花鳥敘論》主張,通過表現(xiàn)詩人一樣的感受(“寓興”)來寄托情懷,與觀者進行精神的交流,所謂 :“所以繪事之妙,多寓興于此,與詩人相表里焉。故花之于牡丹芍藥,禽之于鸞鳳孔翠,必使之富貴 ;而松竹梅菊,鷗鷺雁鶩,必見之幽閑 ;至于鶴之軒昂,鷹隼之擊搏,楊柳梧桐之扶疏風流,喬松古柏之歲寒磊落,展張于圖繪有以興起人意者,率能移精神遐想,如登臨覽物之有得也。”雖然混同了“象征”和“寓興”,但揭示了兩種表現(xiàn)精神世界的途徑。

南宋畫家陳居中的《四羊圖》中,嬉戲玩耍的兩只小羊活潑可愛,母羊慈愛地欣賞著兩個孩子的玩耍,公羊則站在上面顯現(xiàn)出比較嚴肅的樣子。這幅畫充滿了親子之愛,是在畫感受,也是擬人化的。

薛永年:中國畫之美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宋 馬遠 《水圖 長江萬頃》 絹本 淡設色 縱26.8厘米 橫41.6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七、以書入畫

以上的“寓興”主要是中國畫跟詩歌的密切關系,除此之外,傳統(tǒng)中國畫與中國書法的關系也很密切。南宋畫家馬遠的《水圖》中,黃河的奔騰澎湃、長江的煙波浩渺,都是靠線條表現(xiàn)出來的??烤€條輕重、虛實、剛柔、組合,再稍微著墨就會把對象惟妙惟肖地表現(xiàn)出來。這跟毛筆關系密切。

元代趙孟頫《秀石疏林圖》是其非常著名的作品,畫后題詩 :“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須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方知書畫本來同。”講的是筆跡形態(tài)與物象的結合,要畫石頭就用飛白來畫,表現(xiàn)石頭歷經(jīng)千年風霜的滄桑 ;要表現(xiàn)樹木的生命力就用鐘鼎文,線條是很圓潤的 ;而畫竹枝竹葉“永字八法”都能用上。書法入畫,對線條、點畫形成了一種歷史積淀,積淀了質量上的要求,黃賓虹論筆墨講“平如錐畫沙”“一波三折”“屋漏痕”,都是對點畫質量的基本要求,更能體現(xiàn)“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天地之心”。再說墨,可以是潑墨,一氣呵成,也可以是破墨,先用淡墨再著濃墨,也可以先著墨再用水,形成不同的形態(tài)。黃賓虹《九子山》圖,就是用積墨,一層一層地著墨,線條是編織的、不重疊,黑中透亮。筆墨除狀物外,還可以寫心,讓點線形成一種節(jié)奏或韻律,跟人的性格及當時的感情狀態(tài)相對應。

薛永年:中國畫之美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趙孟頫《秀石疏林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八、詩書畫印結合

中國畫講究詩書畫印的結合,一幅畫其實已是一種綜合藝術,形成了相關藝術的綜合與互動。清代畫家鄭板橋的《衙齋圖》,就通過與書法題跋的結合體現(xiàn)了作者的仁心。他在衙門中聽到風吹竹子聲,以為是老百姓的啼饑號寒,就通過畫老竹子和小竹子的關系,將畫作跟題跋結合,表現(xiàn)了親民之官關心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清代畫家李方膺的《鐘馗圖》,創(chuàng)作于他做官丁憂回家期間,家鄉(xiāng)遇到天災,他很有感觸,便畫了這幅《鐘馗圖》,在詩畫結合中表達了憤世嫉俗的感情。題中文字是“節(jié)近端陽大雨風,登場二麥臥泥中。鐘馗尚有閑錢用,到底人窮鬼不窮!”畫的是鐘馗撐著破雨傘,看似很窮,可腰里卻別著一串銅錢。由此可見,作者并沒有按傳統(tǒng)將鐘馗畫作正義的正面形象,而是畫成了一個裝成清官的貪官。詩書畫印的結合除可以拓展意境,使畫外意和畫內(nèi)表現(xiàn)密切結合起來,生發(fā)延伸畫境之外,還影響了畫面構成,李方膺《游魚》中,如果沒有右側的柱式大字題字,畫作所表現(xiàn)的氣勢就會有所削弱。

薛永年:中國畫之美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黃賓虹《西泠湖山圖》紙本 65.1x37 cm

 

部分文章轉載于互聯(lián)網(wǎng),若侵權到您的權利,請聯(lián)系 1170734538@qq.com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