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xué)習(xí)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古人常說,姜是老的辣,老人也常對年輕人說,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多,吃的鹽比你吃飯多。古人言是有些道理,但我認為年輕是永遠是本錢,是優(yōu)勢;年輕有活力,有激情,體力活要年輕的,
書者,散也
---十四“少”書法展覽藝術(shù)印象
許義法
古人常說,姜是老的辣,老人也常對年輕人說,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多,吃的鹽比你吃飯多。古人言是有些道理,但我認為年輕是永遠是本錢,是優(yōu)勢;年輕有活力,有激情,體力活要年輕的,職場上也要年輕的,各行各業(yè)都喜歡年輕的。書法亦然,雖說人書俱老,但書法也是體力活,年輕人思維敏捷,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寫出的書法往往比較生動活潑,激情四射,有感染力。
有一群80、90年后的年輕書法家,活躍在書壇上,在各級書法展覽上屢屢獲獎入展,從某個方面代表了廈門的書法水平,引領(lǐng)和推動廈門書法的發(fā)展。
我拽住了青春的尾巴,加入這群生龍活虎、實力雄厚的書法生力軍,參加千一書院主辦的十四人書法展覽。
開展當(dāng)天到展館,我顧不得喝茶休息,徑入展廳觀賞,讓我贊嘆不已。有古拙圓潤的篆書、有雅致精到的蠅頭小楷,有質(zhì)樸渾厚的隸書、也有行云流水的行草書,五體兼?zhèn)?有精巧雅致的小品,有氣勢恢宏的六尺中堂,有清新雅玩的手卷、冊頁,形式新穎多樣,讓人眼前一亮,嘆為觀止,是一種美的享受。
十四“少”,大部分都是我的好朋友,聊聊他們藝術(shù)印象吧!
謝小偉,中書協(xié)會員,80后,長舌帽是他的標(biāo)志,絡(luò)腮胡子,有藝術(shù)范,讓人一見面就容易記住的型男。我們十年前就認識了,他書法專業(yè)畢業(yè),專攻銅印,有自己的藝術(shù)語言。他的書法以篆書見多,剛勁圓潤,金石味特別濃。我們是好兄弟,以前偶爾會拼一點小酒,現(xiàn)在隨著年齡增大,嗨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了。
我倆一起到北京參加第八屆新人新作展面試,第八屆新人新作展是有國展以來第一次全員面試,我們趕上好時候了。
楊炳龍,80后,書法碩士,中書協(xié)會員,戴著一副圓圓的小眼鏡,儒雅睿智。我們深入了解是在三年前我在廈門日報書畫院開書法名家班的時候,他是培訓(xùn)部經(jīng)理,互動比較多。他的書法一亮相,給人撲面而來的是一股濃濃書卷氣,一股很純正的趙孟頫味。他看上去儒雅有度,但他喝起酒來,內(nèi)心也是狂野的,也能寫出性情的行草書。
他是一個會生活的好男人,做事認真、心細,每次來我工作室喝茶后,要走時都會一起幫忙收拾干凈后再離開。
他的好酒量,源于他每天自律的生活規(guī)律。他每天早上堅持跑步五公里以上,在這浮躁的時代,只有自律的人才能脫穎而出。
蔡魁,80后,廈門日報記者、編輯。我們的深入認識也是緣于三年前我在廈門日報書畫院書法名家班開班的時候。為準(zhǔn)備我的推介,他專程來工作室采訪我,我們從學(xué)書之路到學(xué)書之悟,聊藝甚歡。第二天他馬上發(fā)來了《從福流到福報,書法名家許義法開班分享國展成功秘訣》的推文,寫得非常精彩,有段話我特別認可,“自從入了國展,許老師的書法之路走得更加堅定。他開始不滿足于單體得到認可,他還想楷書入展,大草入展。他臨的帖越來越多,從《書譜》到“二王”系列,從北魏墓志到褚遂良多帖,從米芾到王鐸,來回顛倒,反復(fù)翻炒,任其發(fā)酵。”記憶猶新。
他是一個非常有才情、有想法的書法家,喜歡寫大字,他的大字入展中書協(xié)主辦的大字展。我覺得他的書法一直在創(chuàng)新中摸索,“意”比“法”多,“情”比“寫”多,蘇東坡亦是如此,靠才情寫書法
陳向榮,70后,中書協(xié)會員,我們認識是大概在五年前張志老師準(zhǔn)備組織一場十人行草書展的聚會上,當(dāng)時互動不多,后來該展覽胎死腹中,沒有成功。
他長著圓嘟嘟的臉,一看就是低調(diào)和善之人,他十一屆國展就已經(jīng)入展了,算是書法前輩,但他的低調(diào)和不善交流,往往讓人不會馬上記住,但他的實力讓你一旦發(fā)現(xiàn),不佩服都不行。
陳添榮,80后,中書協(xié)會員,我們都是十二屆國展雙體入展。個頭高大,好酒量,一直喝,不會醉,聽他自己說,沒醉過。
不要以為好酒量的人一定都寫大字,以前經(jīng)??吹剿男⌒胁?,字字珠璣,靜雅中不失生動。最近改變書風(fēng),在尋求一種字字獨立的稚拙、天趣,似老禪打坐的書風(fēng)。
他經(jīng)常在他的《梧園》里發(fā)表學(xué)書感悟和作品,書法美,文亦美。
朱國振,80后,中書協(xié)會員,十二屆國展雙體入展,最近剛?cè)胝谷珖谖鍖貌輹埂R幻装藗€頭,看魁梧身材,聽標(biāo)準(zhǔn)口音,可以猜出是山東大漢。我們是在十二屆國展過后一次酒會上認識,酒會上,我感受到山東的豪氣爽勁,也領(lǐng)教到山東的酒量,一斤打底吧。
字如其人,常寫大字行草書,大氣磅礴,字里行間透露出山東孔子的儒雅文化之氣,他的小字也寫出了大氣象,不簡單!
羅建輝,80后,中書協(xié)會員。三年前加了微信,很少互動。十二屆國展入展后,一鳴驚人,引起了大家的關(guān)注。我們互動也多了起來。
他個頭不高,長的圓圓胖胖的臉蛋,正如他寫的大氣磅礴的顏體一樣有大正氣象。
他喜歡刷大字,抖音經(jīng)常刷到他在空曠的平地上,鋪好毛氈和宣紙,提著一桶的墨汁,扛起大筆,一刷,如蛟龍出海,雖不是吼書勝似吼書,沒有扎實基本功是寫不出來,不行你試試?
你以為他只會耍大筆,他寫的小楷,古人云,大字難于緊密,小字難于寬綽,但他小楷寫出了大氣象,了得!
王家之,80后,文質(zhì)彬彬,有一股濃厚的書生之氣,說起話輕聲細語。我們“同床”過,第八屆新人新作展到北京面試時,他來的比較晚,周邊酒店都住滿了,于是就跟我住在一起,住宿費他還搶先付呢。
他五體兼修,最近對篆隸用功甚勤,他的篆書輕松自在,圓勁婉通,有古意!
康龍生,80后,中書協(xié)會員,龍海老鄉(xiāng),我們都是第三屆冊頁展同時入展,2018年一起申報中書協(xié)會員時開始互動比較多,他取法主要是二王、米芾,大草兼揉王鐸,書法富有靈性
林元弼,80后,中書協(xié)會員,初次認識,他最近的成績比較好,在大小書法展覽經(jīng)??吹剿?。他的小楷取法晉代,寫得雍容大度,
疏密相間,貌似亂石鋪街,實則氣息貫通,有一定的節(jié)奏,若在墨色變化上再加強,更有視覺效果。
蔡偉強,初次認識,他的書法明顯取法歐陽率更,鋒利險絕,若在起收筆上再含蓄一點,過分鋒芒畢露,會影響書法生命力,古人云,十藏五露。
古人講“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可見不被人知,心里一定會非常失落,這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年輕人,總是希望別人能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就知道自己是個不平凡的、很有成就的人。要讓別人知道自己的最有效辦法當(dāng)然是先要引起大家的注意,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只是從言語、行動方面努力的話,會很容易在言行或舉止方面鋒芒畢露。
但鋒芒太露往往會招惹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書法亦然。
陳王慶,初次認識,沒有互動,書法碩士畢業(yè),書法功底扎實,戴著一副無框眼鏡,溫文爾雅,見書如見人,其篆書作品不激不勵,平和祥靜。作為年輕人,年輕就是本錢,只要對書法夠熱愛,一定能取得好成績。
余鵬林,80后,戴著一副黑框眼鏡的帥氣小伙子。一個美好的插曲,我在寫每個人藝術(shù)印象時竟出現(xiàn)的遺漏之珠,這珠有點大,雪萊說:“淺水是喧嘩的,而深水是沉默的”,他應(yīng)屬于隱去光芒,保持虛懷若谷的心態(tài)的書法家,但等其厚積薄發(fā)之時,必驚艷四方。從其展覽的三幅篆書作品,可以看出他對篆書的熱愛,浸淫頗深,其篆書高古、深隱,難怪我把他遺漏了?!篆書我比較少涉獵,但我更喜歡把實用性強的篆書的單一技法寫出激情、寫出藝術(shù)來,符合當(dāng)代的審美取向。
酒可以助興,酒可以解散理性,幫助人放松,回到本真的自性。我本人喜歡小酒,往往在酒桌上可以看出一個人真性情。
作為書法家,更離不開酒,十杯五杯不解意,百杯已后始癲狂,一顛一狂多意氣,大叫一聲起振臂。古有顛張醉素,今有十四少”,“興”和酒互相碰撞,促成似顛亦狂的忘我創(chuàng)作狀態(tài)。
大風(fēng)可以吹動一張白紙,卻不能吹走一只在飛的蝴蝶。因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順從。蝴蝶是有思維,有生命的,即使再大的風(fēng),也能勇敢地拼搏,逆風(fēng)飛翔。十四“少”就是一只有理想、有方向的蝴蝶,在書道上不斷耕耘,深入傳統(tǒng),加強學(xué)養(yǎng),書學(xué)之路一定會越走越寬,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