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習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張松 黃山朝暉 中國駐美大使館中央大廳一直懸掛著一幅巨幅的中國山水畫作品《黃山朝暉》圖。這張畫寬5.4米、高3.4米,是張松先生于2009年應全國人大辦公廳和人民大
張松 黃山朝暉
中國駐美大使館中央大廳一直懸掛著一幅巨幅的中國山水畫作品《黃山朝暉》圖。這張畫寬5.4米、高3.4米,是張松先生于2009年應全國人大辦公廳和人民大會堂管理局的邀請,歷時20余天,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創(chuàng)作完成的一幅反映黃山題材的巨幅山水畫作品。并于當年9月,在時任全國人大委員長吳邦國訪美期間,由其親自贈送給我駐美使館。張松先生為了這張畫,克服了重重挑戰(zhàn),幾經(jīng)揣摩,數(shù)易其稿,最后出色地完成了這次創(chuàng)作任務。
張松先生鐘情于黃山題材,對“黃山畫派”和“新安畫派”的筆墨傳統(tǒng)有著深入的研究。在《黃山朝暉》圖中,他將中國的傳統(tǒng)筆墨語言與西方現(xiàn)代光影色彩的元素相融合,截取大黃山最美妙的天都云海景觀。他把多年來對黃山的寫生和思考傾注于筆端,群峰之巔,山巒錦秀,云海之上,霞蔚升騰,一輪朝陽噴薄而出,奪目的光芒照耀著使館的中央大廳。這幅作品構圖宏闊,技法精湛,氣象正大,意境悠久、把黃山的卓越雄奇與浪漫豪放的品格完美的展現(xiàn)了出來,流連于畫前猶如親臨其境,令人心潮澎湃。
2012年,張松率領安徽省美術家協(xié)會出訪交流團訪美期間,曾計劃前往我駐美使館匯報交流,但因時間沖突沒能成行,我也就沒能親睹《黃山朝暉》圖在異國他鄉(xiāng)的風采。
今年8月上旬,在和張松共同出席一場活動時,他突然問我華盛頓有無朋友,并提起15年前他為中國駐美大使館畫過的那張大畫《黃山朝暉》圖,10多年前曾拍過一次圖片,但因當時的攝影技術不足,圖片質量已不符合現(xiàn)在的印刷要求,有出版社約他出一本畫集,點名要收錄這幅作品,想請朋友重拍這張畫。我當時沒加思索就答應了下來,第二天我就向北京一位新聞界的兄長作了匯報,他非常理解和支持,通過協(xié)調使館的朋友,不到一周的時間,就從萬里之外的華盛頓傳來了《黃山朝暉》圖在使館中央大廳不同角度的高清圖片。他看后就像見到自己的至親好友一樣非常高興,連聲道謝。并承諾畫集出版后第一時間就送給我和北京的朋友,看到他開心的樣子我也很感動。其實他那時的身體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狀況,十分地消瘦,走路有些不穩(wěn)。接下來的9月份他都在合肥住院,我得知后曾去醫(yī)院看他。10月份他即轉院上海,之后就手機不通了,至11月29日便匆匆離世,令人悲痛欲絕。
斯人已去,藝術長存!張松先生的山水畫巨制《黃山朝暉》,正如黃山之旭日霞光絢爛,暉映華府。向美國友人講述著中國黃山的故事,見證著中美人民的友誼。
(作者系安徽省人民政府資深參事、安徽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安徽省政府參事工作研究會藝術創(chuàng)新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