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xué)習(xí)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謝承舉,初名璿,字子象,夢神授其名,逐改焉。八歲善詩,十舉不第,退耕國門之南。自號野全,又以美須髯,行九,人稱為髯九,著有《采毫錄》、《東村稿》、《西游錄》、《在客稿》、《日得錄》 閱讀全文>>
飲中八仙歌杜甫 〔唐代〕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圣稱避賢。 閱讀全文>>
入云陽寺 東風(fēng)采艾意,野景在晨莊。鳥度壑邊雨,木生何處香。文章難得力,驖駟亦無光。戴斗鞠 躳客,能忘灌老篁。懷州舟中夜泛(同友)浦云能自暇,逾興道情親。 閱讀全文>>
明代進士周木隸書墨跡 周木(1447年-?),字近仁,蘇州府常熟人,周時望子。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成化十一年(1475年),參加乙未科會試,得貢士第二百九十五名。殿試登進士第三甲第七十名。 閱讀全文>>
吳昌碩書法作品,以篆書、行草為主,晚年所書隸書,結(jié)體變長,取縱勢,用筆雄渾、飽滿,具有篆書痕跡,將篆、隸溶為一體,形成獨特面貌。 閱讀全文>>
趙之謙篆書,紙本,縱32.4厘米,橫57.5厘米。每頁10行,行4字,現(xiàn)藏于故宮博物院。此冊書法不同于一般圓潤飽滿的小篆,而是將北碑書法融于篆書之中,故而在古樸中多了些飄逸的姿態(tài)。筆力 閱讀全文>>
文徵明等名家題跋,前后內(nèi)容主要贊頌沈右的孝行以及沈伯新的醫(yī)術(shù)醫(yī)德(以下簡稱為“本幅”);第二部分是祝允明楷書《吳郡沈氏良惠堂敘銘》 閱讀全文>>
倡和詩是朱熹“奉同敬夫兄城南之作”。敬夫即張拭。《一統(tǒng)志》載:“張拭(號南軒),廣漢人。紹興時隨父浚以觀文殿大學(xué)士之潭州,因寓湖南。時胡五峰(宏)講學(xué)衡山,拭往謁,師事之。歸筑城南書院于妙高峰,以居學(xué)者。 閱讀全文>>
《曹全碑》全稱《漢郃陽令曹全碑》,立于東漢中平二年。碑高約253cm,寬約123cm,長方形,無額。碑身兩面均刻有隸書銘文,碑陽20行,行45字,碑陰分五列,每列行數(shù)字數(shù)均不等。 閱讀全文>>
《曹全碑》全稱《漢郃陽令曹全碑》,立于東漢中平二年。碑高約253cm,寬約123cm,長方形,無額。碑身兩面均刻有隸書銘文,碑陽20行,行45字,碑陰分五列,每列行數(shù)字數(shù)均不等。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