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xué)習(xí)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hào):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祝允明書法《吳氏釣月亭記》,臺(tái)北故宮博物院藏。 --END-- 喜歡此內(nèi)容的人喜歡 黃道周《答諸友詩卷行草》 王鐸隸書《三潭詩卷》 唐伯虎臨《蘭亭序》 蘇軾《武昌西山詩帖》 一起來練字 閱讀全文>>
祝允明書法《吳氏釣月亭記》,臺(tái)北故宮博物院藏。 --END-- 喜歡此內(nèi)容的人喜歡 黃道周《答諸友詩卷行草》 王鐸隸書《三潭詩卷》 唐伯虎臨《蘭亭序》 蘇軾《武昌西山詩帖》 一起來練字 閱讀全文>>
《爨寶子碑》全稱《晉故振威將軍建寧太守爨府君墓碑》,此碑刻于東晉太亨四年,即義熙元年(公元405年)。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出土于云南曲靖南70里揚(yáng)旗田,后移至武侯祠,現(xiàn)存曲靖市第一中學(xué)“爨碑亭”內(nèi),為全國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 閱讀全文>>
《真草千字文》,真草二體,是隋代僧人智永傳世代表作,也是中國書法史上的留傳千古名跡。傳智永曾寫千字文八百本,散於世間,江東諸寺各施一本?,F(xiàn)傳世的有墨跡、刻本兩種。 閱讀全文>>
唐代賀知章草書《孝經(jīng)》長卷,紙本,26.0x265.1厘米,日本宮內(nèi)廳三之丸尚藏館。 本卷以草書寫“今文孝經(jīng)”本文,每行四字至十六字不等,共一千余百余字。無署款。 閱讀全文>>
《題楊明庵論茗圖詩》 王蘧常 ▼ 【1】高松大石一爐陳,伴此嵚奇磊落人。曾是碑陰先友下,一盤才充老風(fēng)塵。舊作題楊明庵論茗圖。盤奇先生兩正,丁巳冬至后四日,王蘧常。 閱讀全文>>
王鐸行書《瑯華館文卷》,高清大字 《瑯華館行書文卷》又稱《瑯華館卷》,綾本,縱25.3厘米,橫144.2厘米,四川省博物院藏。 《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卷十七“清王鐸”條目稱為“行書瑯華館詩”。 閱讀全文>>
碑文楷書34行,滿行81字,記成宗感異夢(mèng)而賜御服于孫真人之事。此碑為其青年時(shí)期的作品,書法秀媚爽朗。碑陰為元朝中葉溥光書“敕賜大重陽萬壽官”2行8個(gè)大字,字徑約50厘米。 閱讀全文>>
王鐸 行書《予生自原野》 予生自原野,善畏難狎,心駭云臺(tái)朱屋,望絕高蓋青組。且沾濡霧露,彌聞閑逸。每思濯青瀨、息椒丘,寤寐永懷,其來尚矣。 閱讀全文>>
楊守敬書法始于潘存門下,后學(xué)唐楷繼摹六朝碑碣,后又溯及秦漢金石。在清代書壇大環(huán)境的影響下,楊守敬雖亦推崇北碑,但卻不不惟北碑是舉,而是率先倡導(dǎo)碑帖相融,他的行書就是很好!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