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xué)習(xí)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七月帖》又稱《秋月帖》,與《都下帖》裝為一卷。摹本,麻紙本??v 27.7 厘米,橫25.8厘米。6行,50字。草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曾為金章宗、項元汴等藏。釋文: 七月一日羲之白
《七月帖》又稱《秋月帖》,與《都下帖》裝為一卷。摹本,麻紙本??v 27.7 厘米,橫25.8厘米。6行,50字。草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曾為金章宗、項元汴等藏。
釋文: 七月一日羲之白:忽然秋月,但有感嘆。信反,得去月七日書,知足下故羸疾問。觸暑遠涉,憂卿不可言。吾故羸乏,力不具。王羲之白。
《都下帖》又稱《桓公當陽帖》。摹本,麻紙本??v27.7厘米。5行,45字。草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永和十二年(356)書。與《右軍書記》相校,此帖“仁”字下裁去27字。
釋文:得都下九日書。見桓公當陽去月九日書。久當至洛,但運遲可憂耳。蔡公遂委篤,又加廗下,日數(shù)十行,深可憂慮。得仁(祖廿六日問,疾更危篤,深可憂!當今人物眇然,而艱疾若此,令人短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