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荒東經(jīng)
原文:
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吳孺帝顓頊于此,棄其琴瑟。
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淵。
大荒東南隅有,名皮母地丘。
東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國。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有一大人踆其上,張其兩耳。
有小人國,名靖人。
有神,人面獸身,名曰犂。
有潏山,楊水出焉。
有蒍國,黍食,使四鳥:虎、豹、熊、羆。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虛,日月所出。
有中容之國。帝俊生中容,中容人食獸、木實,使四鳥:豹、虎、熊、羆。
有東口之山。有君子之國,其人衣冠帶劍。
有司幽之國。帝俊生晏龍,晏龍生司幽,司幽生思土,不妻;思女,不夫。食黍,食獸,是使四鳥。
有大阿之山者。
大荒中有山,名曰明星,日月所出。
有白民之國。帝俊生帝鴻,帝鴻生白民,白民銷姓,黍食,使四鳥:豹、虎、熊、羆。
有青丘之國,有狐,九尾。
有柔仆民,是維嬴土之國。
有黑齒之國。帝俊生黑齒,姜姓,囗食,使四鳥。
有夏州之國。有蓋余之國。
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天吳。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鞠陵于天、東極、離瞀,日月所出。名曰折丹--東方曰折,來風曰?。帠|極以出入風。
東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黃蛇,踐兩黃蛇,名曰禺【豸虎】。黃帝生禺【豸虎】,禺【豸虎】生禺京。禺京處北海,禺【豸虎】處東海,是惟海神。
有招搖山,融水出焉。有國曰玄股,黍食,使四鳥。
有困民國,勾姓而食。有人曰王亥,兩手操鳥,方食其頭。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潛出,為國于獸,方食之,名曰搖民。帝舜生戲,戲生搖民。
海內(nèi)有兩人,名曰女丑。女丑有大蟹。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搖【君頁】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葉如芥。有谷曰溫源谷。湯谷上有扶木,一曰方至,一曰方出,皆載于烏。
有神,人面、犬耳、獸身,珥兩青蛇,名曰奢比尸。
有五采之鳥,相鄉(xiāng)棄沙。惟帝俊下友。帝下兩壇,采鳥是司。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猗天蘇山,日月所生。
有【土熏】民之國。有綦山。又有搖山。有【融蟲換曾】山,又有門戶山,又有盛山。又有待山。有五采之鳥。
東荒之中,有山名曰壑明俊疾,日月所出。有中容之國。
東北海中,又有三青馬、三騅、甘華。愛有遺玉、三青鳥、三騅、視肉、甘華、甘柤。百谷所在。
有女和月母之國。有人名曰【上鳥下宛】--北方曰【上鳥下宛】,來之風曰【犭炎】--是處東極隅以止日月,使無相間出沒,司其短長。
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曰兇犁土丘。應(yīng)龍?zhí)幠蠘O,殺蚩尤與夸父,不得復上,故下數(shù)旱。旱而為應(yīng)龍之狀,乃得大雨。
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
翻譯及賞析:
東海之外有一個大壑,少昊建國于此。少昊在這里養(yǎng)育顓頊,并把琴瑟丟在這里。有一座甘山,是甘水發(fā)源的地方;甘水流出后,形成了一個淵,名叫甘淵。
最荒遠之地的東南角有一座山,名叫皮母地丘。
大言山
東海之外,最荒遠之地中,有一座山,名叫大言,是日月升起的地方。
有一座波谷山,是大人國所在的地方。國中有一個大人做買賣的集市,名叫大人堂。有一個大人張著兩只手臂蹲在大人堂的上面。
有一個小人國,國中的人被稱為靖人。
最荒遠之地中有一座山,名叫合虛,是日月升起的地方。
有一個中容國。帝俊生了中容,中容國的人以獸肉和樹木的果實為食,會驅(qū)使四種野獸:豹、虎、熊和羆。
有一個夏州國。有一個蓋余國。有一位神人,長著八個腦袋,每個腦袋上都有人一樣的臉,長著虎一樣的身子,有十條尾巴,名字叫天吳。
最荒遠之地有三座山,分別是鞠陵于天、東極和離瞀,那里是日月升起的地方。有一位名叫折丹的神——東方稱為折,春季從東方刮來的風稱為俊——在大地的最東端掌管風的出入。
有一座招搖山,融水發(fā)源于此。有一個名叫玄股的國家,國中之人以黍為食物,會驅(qū)使虎、豹、熊、羆四種野獸。
有一個困民國,國中之人姓勾,以黍為食物。有一個名叫王亥的人,兩只手抓著鳥,正在吃鳥的頭。王亥把一大群牛寄養(yǎng)在有易國和河伯那里,有易國的人殺了王亥,奪走了這群牛。后來,殷主為王亥報仇,殺了有易國的國君,河伯顧念與有易國的交情,幫助有易國的人偷偷跑了出來,有易國的人在野獸成群出沒的地方以食獸為生,并重新建立了一個國家,名叫搖民。帝舜生了戲,戲生了搖民。
海內(nèi)有兩個人,名字叫女丑。女丑所處之地有大蟹。
最荒遠之地有一座山,名叫孽搖羝,上面長著扶木,直立高聳達三百里,樹葉像芥菜的葉子。那里有一個山谷,名叫溫源谷或湯谷,谷上長著扶木,一個太陽剛接近扶木,一個太陽就離開扶木上升,它們都載在三足烏的身上。
最荒遠之地有一座山,名叫猗天蘇門,是日月升起的地方。那里有一個塤民國。
大荒中有綦山、搖山、山、門戶山、盛山、待山。這些山上都有五彩鳥。
大荒中有個女和月母國。這里有尊神,名叫。北方的人都稱他鵷,北風出口處的人都叫他。他住在東北角主管日月運行的快慢,使日月的升落和日夜長短有規(guī)律。
最荒遠之地的東北角有座山,名字叫兇犁土丘。應(yīng)龍住在這座山的最南端,他殺了蚩尤和夸父,不能再回到天界,因此下界多次發(fā)生旱災(zāi)。每當發(fā)生旱災(zāi)時,人們便模仿應(yīng)龍的形狀,天上就會下大雨。
東海中有一座山,名叫流波山,距離海岸有七千里。山上有一種獸,形狀像牛,蒼色的身子,沒有角,只有一條腿,它從水中出入時必會伴以風雨,它放射出的光芒像日月一樣明亮,發(fā)出的聲音像打雷一樣巨大,它的名字叫夔。黃帝得到它后,用它的皮來蒙鼓,并用雷神身上的骨頭來敲這面鼓,發(fā)出的聲音可傳到五百里之外,黃帝用它來震懾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