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呈吳郎
原文:
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
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zhuǎn)須親。
即防遠(yuǎn)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甚真。
已訴征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盈巾。
翻譯及賞析:
來堂前打棗我從不阻攔任隨西鄰,因?yàn)樗且粋€(gè)五食無兒的老婦人。
若不是由于窮困怎會(huì)做這樣的事?正因她心存恐懼反更該與她相親。
見你來就防著你雖然是多此一舉,但你一來就插上籬笆卻甚像是真。
她說官府征租逼稅已經(jīng)一貧如洗,想起時(shí)局兵荒馬亂不禁涕淚滿巾。
⑴呈:呈送,尊敬的說法。這是用寫的一封信,作者以前已寫過一首《簡吳郎司法》,這是又一首,所以說“又呈”。吳郎:系吳姓親戚。杜甫將草堂讓給他住。這位親戚住下后,即有筑“籬”,護(hù)“棗”之舉。杜甫為此寫詩勸阻。
⑵婦人:成年女子的通稱,多指已婚者。《易·恒》:“婦人吉,夫子兇?!?br />⑶撲棗:擊落棗子。漢王吉婦以撲東家棗實(shí)被遣。撲:打。任:放任,不拘束。西鄰:就是下句說的“婦人”。
⑷不為:要不是因?yàn)?。困窮:艱難窘迫?!兑住は缔o下》:“困窮而通?!睂幱写耍涸趺磿?huì)這樣(做這樣的事情)呢?寧:豈,怎么,難道。此:代詞,代貧婦人打棗這件事。
⑸只緣:正因?yàn)?。恐懼:害怕。轉(zhuǎn)須親:反而更應(yīng)該對她表示親善。親:親善。
⑹即:就。防遠(yuǎn)客:指貧婦人對新來的主人存有戒心。防:提防,心存戒備。一作“知”。遠(yuǎn)客:指吳郎。多事:多心,不必要的擔(dān)心。
⑺使:一作“便”。插疏籬:是說吳郎修了一些稀疏的籬笆。甚:太。
⑻征求:指賦稅征斂。《谷梁傳·桓公十五年》:“古者諸侯時(shí)獻(xiàn)于天子,以其國之所有,故有辭讓而無徵求?!必毜焦牵贺毟F到骨(一貧如洗)。
⑼戎(róng)馬:兵馬,指戰(zhàn)爭。杜甫《登岳陽樓》詩:“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庇簼M。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