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習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我們初學書法,會碰到很多問題,其中有一些誤區(qū),很容易陷入。今天,根據(jù)自己臨學的體會,與大家分享今天再來說說具體臨寫中的一些常見誤區(qū),歡迎大家相互交流,共同學習進步。更多書法內(nèi)容盡在集大家書法!
我們初學書法,會碰到很多問題,其中有一些誤區(qū),很容易陷入。今天,根據(jù)自己臨學的體會,與大家分享今天再來說說具體臨寫中的一些常見誤區(qū),歡迎大家相互交流,共同學習進步。更多書法內(nèi)容盡在集大家書法!
誤區(qū)一:坐著寫比站著寫要好
很多初學者都喜歡坐著寫字。理由是坐著,更容易,更能讓自己靜得下來。
其實,坐著寫字,站著寫字,對拿筆、運筆和筆力的要求發(fā)揮都不一樣,各有好處。但從初學者的角度來說,坐著寫遠沒有站著寫好。
只有一種情況適合坐著寫,那就是寫小楷的時候。但初學者不宜寫小楷,詳見明天后續(xù)文章。其他時候,都應該站著寫。原因如下:
1、站著寫,手更靈活,用力的范圍更大,選擇的余地也大。
坐著寫,有三種姿勢,一種是枕腕,一般寫小楷,或蠅頭小楷,主要靠指力。一種是枕肘式懸腕,可以用指力,也可以用腕力。還有一種是懸肘式懸腕,指力、腕力,都可以用上,用臂力有限。
站著寫,好比懸肘式懸腕,但又優(yōu)于它,是提腕懸肘,用力的范圍從用指力、腕力、臂力到腰部的力量,都所以選擇。
2、站著寫,更容易鍛煉拿毛筆的穩(wěn)定性。這一點對初學者很重要。
拿筆穩(wěn)不穩(wěn),直接決定行筆。而穩(wěn),不是指把毛筆捏得死死的,是指在書寫過程掌控行筆的一些細節(jié),比如下按上提的節(jié)奏,頓、轉、蹭、收、回等之間的一些微妙的變化,其他的還有很多。
3、站著書寫比坐著更有利身體健康。這一點不用多說了,大家都知道的。平時坐一兩個小時,都要站起來走走活動活動。久坐還容易發(fā)胖。
誤區(qū)二:專練一些字比通臨好
固定練一些字,這是很多書法培訓班采用的速成法。
為了早點讓家長看到效果,讓學書法的孩子每天就練那么幾個固定的字。
當然,一兩個月是能看到橫是橫豎是豎,但是除了這些字,其他的字仍然不會寫。
對初學書法的人來說,千萬不能這樣投機取巧。
通臨傳世名帖是最扎實的做法。
第一步,是先一字一字臨寫,即一筆一畫臨寫每個字,再看看哪些字不像,把那幾個字,拿出來單獨臨寫。
第二步,是一行一行臨寫,即看一行臨寫一行,長的行也可以分段,或分句。這種臨寫,除了每個字的形之外,還要兼顧字與字的上下關系。
第三步,是雙行或多行臨寫,比一行一行臨寫,增加了行與行之間的疏密布局等關系。
第四步,是整篇臨寫,也叫背臨。憑之前多次臨寫,留在自己腦子里的印象,進行通篇臨寫。達到和原帖一樣的效果為最佳。
第五步,是意臨,在背臨成功后,離開原帖,進行臨寫,不要求形似,但要求神似。
一個傳世名帖,通過這樣五步臨寫,基本上能初步掌握了原帖。
這個時候,可以另外選擇同一位古人的相近書體的其他名帖,拿來臨寫,一方面鞏固,另一方面進一步增加臨寫的字數(shù)。
等臨過后,再返回去臨上次臨寫的帖子。
名帖和文章一樣,常讀常新,每一次讀帖都會有新的收獲,再根據(jù)讀帖的參悟,進行再次臨寫,又會有更多的收獲。
學書法沒有捷徑,只有通過這樣一次次的積累,才會逐漸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