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習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于右任書法功底深厚,自成一家,人尊稱為“草圣”。其致力于標準草書的研究,更是為國人稱道。 于右任在十一二歲時,受其太老師毛亞萇先生的影響,開始對草書產(chǎn)生了興趣。 閱讀全文>>
文徵明行書題仇英繪玉洞燒丹圖卷,臺北故宮博物院藏。1223 釋文:乍辭紫府出仙都。來問丹成事有無。雲(yún)霧衣裳芝作饌。桃花顏色雪為膚。壺中滿貯長生藥。卷內(nèi)同看太極圖。 閱讀全文>>
王穉登書法《會景堂七詠》,臺北故宮博物院藏。254 會景堂七詠。懷墨池。臨池人不見。惆悵白鵝群。蠕蠕數(shù)科斗。依稀?古文。卓筆峰。一枝翠微色。插地若書空。試問生花 閱讀全文>>
劉儲秀(1483-1558),字士奇,陜西咸事人,正德甲戌進士,授刑部主事,歷郎中。劉儲秀以詩名,有西翰林之稱。有《劉西陂集》四卷傅世。23文徵明洛原草堂圖卷劉儲秀隸書墨跡,來源:拖尾 閱讀全文>>
陳仁濤(1906-1968)浙江鎮(zhèn)海人,齋號綠雪館,又號崇慶宮主,后以金匱室主最為出名。他生平喜好金石書畫,收藏范圍廣泛,在諸多收藏領(lǐng)域都有著非凡的成就,是活躍于上世紀中葉滬、港 閱讀全文>>
始平公造像,全稱《比丘慧成為亡父洛川刺史始平公造像記》。北魏太和二十年(498)刻于河南洛陽龍門山古陽洞,是著名的魏碑代表作《龍門二十品》之一。始平公造像記全文為陽文,十行, 閱讀全文>>
《興福寺碑》,又名《興福寺斷碑》,或言《半截碑》,是一塊用晉代名家王羲之的字跡集刻而成的碑,其風格獨特,別具匠心,備受人們的關(guān)注。與懷仁收集的《圣教序碑》類似,被人們譽為姐妹 閱讀全文>>
董其昌行書題王維山陰圖卷,臺北故宮博物院藏。23釋文:王右丞山陰高會圖。五代時陸瑾皆祖之。宋僧道潛題詞。止謝安王羲之與山陰道士支公四人耳。此卷題者。加許玄度稍異。觀其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