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習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王羲之的書信手札欣賞,非常精美。主要是:長風帖、初月帖、得示帖、二謝帖、寒切帖、何如奉橘帖、孔侍中帖、快雪時晴帖、妹至帖、哀禍帖、平安帖、喪亂帖、上虞帖、大道帖 閱讀全文>>
董其昌行書棲真志卷,紙本,26.5x276.4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華亭,江蘇松江(今上海)人。政事之餘雅好書畫,所作行草書從二王得法,參取唐李邕的體勢,韻致瀟灑動 閱讀全文>>
李邕行書墨拓《奉別帖》,約書於開元二十二年(734)。凡四行,行十一字不等,計三十五字。著錄首見宋拓《潭帖》。李邕行書《奉別帖》,來源:宋拓秘閣帖(十)冊,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奉別 閱讀全文>>
李鴻章(款)楷書節(jié)〈張總管墓志銘〉,泥金色絹,冊頁九開,一八四〇年作,2022香港金鐘拍賣作品。李合肥泥金冊頁 上一頁 上一頁 字席卿。天津人。咸豐十年(1860)進士,官... 閱讀全文>>
北宋 趙昌 歲朝圖軸 絹本 103.8x51.2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歲朝,即農(nóng)歷大年初一,“歲朝圖”繪上平安祥瑞的花卉器物等。圖上梅花、山茶、水仙和長春花,以朱砂、白粉、 閱讀全文>>
蘇東坡行書《馬券帖》又稱《玉鼻騂券》 元祐四年(1089)三月十六日,蘇軾以龍圖閣學士除杭州,朝廷以守杭故,賜以玉鼻騂。四月十五日,蘇軾將出守杭州,把所賜馬轉(zhuǎn)贈李廌,并親筆書 閱讀全文>>
葛學功小楷書法千字文 海右居士葛學功 千字文,是我國早期的中國傳統(tǒng)蒙學三大讀物之一,由南北朝時期梁朝散騎侍郎、給事中周興嗣編纂、一千個漢字組成的韻文,對仗工整,條理清晰,文 閱讀全文>>
最后一枚是卷宗簽牌,書“建武三年十二月候粟君所責寇恩事”。該簡冊全文1526字。內(nèi)容是東漢建武初年甲渠候官粟君和客民寇恩之間發(fā)生的一宗經(jīng)濟糾紛案的案卷材料。 閱讀全文>>
《吳興賦》:是趙孟頫書法作品中的得意之作,且其所書之內(nèi)容出于本人所撰,僅就后者而言,在其傳世作品中也是罕見的。首題“吳興賦”,三字右邊已殘缺。手卷乃元大德六年(13 閱讀全文>>
北宋趙佶瘦金體秾芳詩帖卷 絹本 27.2x263.8厘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此幅書法為趙佶瘦金體的代表之作,本幅朱絲欄界格,字大近5寸,每行二字,共20行,為傳世所見徽宗書法字跡最大者,書法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