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雨二首
原文: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
臥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
小屋如漁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
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
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
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翻譯及賞析:
自從我來到黃州,已度過三個寒食時際。
年年愛惜春光想將它挽留,春天自管自歸去不容人惋惜。
今年又苦于連連陰雨,綿延兩個月氣候蕭瑟一如秋季。
獨臥在床聽得雨打海棠,胭脂樣花瓣像雪片凋落污泥。
造物主把艷麗的海棠偷偷背去,夜半的雨真有神力。
雨中海棠仿佛一位患病的少年,病愈時雙鬢斑白已然老去。
春江暴漲仿佛要沖進門戶,雨勢兇猛襲來似乎沒有窮已。
我的小屋宛如一葉漁舟,籠罩在濛濛水云里。
空空的廚房煮著些寒菜,潮濕的蘆葦燃在破灶底。
哪還知道這一天竟然是寒食,卻看見烏鴉銜來燒剩的紙幣。
天子的宮門有九重,深遠難以歸去,祖上的墳塋遙隔萬里不能吊祭。
我只想學作窮途痛哭,心頭卻似死灰并不想重新燃起。
⑴寒食:舊歷清明節(jié)的前一天,是寒食節(jié)。
⑵“兩月”句:言兩月來雨多春寒,蕭瑟如秋。
⑶胭脂雪:指海棠花瓣。
⑷“暗中”兩句:《莊子·大宗師》:“藏舟于壑,藏山于澤,謂之固矣。然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边@里用以喻海棠花謝,象是有力者夜半暗中負去。
⑸何殊:何異。
⑹不已:一作“未已”。
⑺濛濛(méng):雨迷茫的樣子。
⑻庖(páo):廚房。寒菜:原特指冬季之菜,此系泛指。
⑼“那知”二句:是說見烏銜紙才知道今天是寒食節(jié)日。見,一作“感”。
⑽“君門”句:《九辯》:“豈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門以九重?!弊⒃唬骸熬T深邃,不可至也。”九重,指宮禁,極言其深遠。
⑾“墳墓”句:謂人祖墳在四川眉山,距黃州有萬里之遙,欲吊不能。
⑿“也擬”句:晉阮籍每走到一條路的盡頭,就感慨的哭起來。這里隱言擬學阮籍途窮之哭。
⒀死灰:指上面“烏銜紙”的紙錢灰,隱用漢韓安國的話,《史記·韓長孺?zhèn)鳌罚骸鞍矅ǖ肿?,獄吏田甲辱安國,安國曰:‘死灰獨不復燃乎?’田甲曰:‘燃則溺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