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字木蘭花·空床響琢
作者:蘇軾
原文:
空床響琢,花上春禽冰上雹。醉夢尊前,驚起湖風入坐寒。
轉關鑊索,春水流弦霜入撥。月墮更闌,更請宮高奏獨彈。
翻譯及賞析:
琵琶聲像琢磨玉器一樣,聲如春鳥鳴轉,雹落冰下。醉倒在酒杯前,又感到颼颼寒意,如湖上刮起來的風吹入座中。
彈奏《轉關六幺》琵琶曲,琵琶撥弦發(fā)出春天流水的聲響,是一種流動的美感。五更將盡月落之時,更請彈奏高昂的宮調。
1.減字木蘭花:原唐教坊曲,雙調四十四字,與“木蘭花”相比,前后片第一、三句各減三字,改為平仄韻互換格,每片兩仄韻,兩平韻。
2.響琢(zhuó):即響玉,比喻樂聲如擊玉,清脆悅耳。
3.花上春禽冰上雹(báo):春天花上的禽鳥、寒冬冰雹擊地,比喻樂聲時而輕柔鮮麗,時而冷峻高亢。
4.尊:同“樽”,酒杯。
5.湖:此指潁州西湖。入座寒:此詞與《九月十五日觀月聽琴西湖示座客》作于同時,深秋月夜,寒意襲人。
6.轉關鑊(huò)索:傳說是兩首古曲。
7.春水流弦:比喻曲聲流動的美感。霜入撥:重。撥,指撥弦的器具。
8.更闌:指五更將盡的時候。相當于“拂曉”。
9.宮高奏獨彈:獨自彈奏高昂的宮調。
推薦閱讀: